军队院校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3-12-29 00:00:00韩俊峰
考试周刊 2013年15期

摘 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与教员的责任感、授课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和其他教学软硬件条件有关之外,还包括学员学习态度、认知能力等因素,应综合考虑、全面衡量。

关键词: 军队院校 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一、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内涵分析

从军校教育理论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看应该是一个教员与学员充分互动的过程,教员是主导,学员是主体。在这一互动过程之中,最终评价的标准与依据便是教学效果。这是近年来军队院校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工作评价的一个最重要内容,而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与教学过程最息息相关的各个教学准备环节、教学实施步骤、教学软硬件条件、教学实施场所和内外部环境等。

二、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基本分类

究竟哪些因素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问卷调查、专家测评和学员反馈的基础上,经过全面分析,可以将其大致区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个体差异因素

所谓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是考虑教员、学员在性别、年龄及外形气质等外在因素上的一些差异。这些因素看似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联系不大,但是经过分析发现,无论是教学主体还是客体,对于另一方的这些外在因素的差异性,都具有比较直观和明显的反应,这些反映会从接受程度、参与互动积极性及配合程度等不同方面对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教学显性信息

这里所说的教学显性技能,主要是指教员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传递给学员的信息和态度,这些信息或态度被学员接受或认可的程度,与这些信息传递、表述的方式及教员的语速、形态甚至是普通话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

(三)教学隐性技能

这里所说的教学隐性技能主要考虑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诸如如何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的板书与课件制作水平等。这些因素比较隐性,不容易观察,但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从侧面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配套综合条件

主要包括教学条件、科研设备等在内的综合配套建设情况,这些要素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能对教学实施、教学运行尤其是教学保障产生最直接的效果,与教学工作形成一种天然的良性互动关系。

(五)课程基本情况

课堂教学效果虽然主要受教学主客体的影响,但是作为教学媒介与途径的最基本载体之一——课程性质,其本身的设置情况、课时安排及考核方式等,也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对与课程基本情况相关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都需要很好的论证和设计,从而保证后续教学效果的质量。

(六)教学管理情况

有了上述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影响模型就基本构建完成,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保障措施,以使其顺畅运行,因而就需要有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机构、人员和组织运行方式,这些内容共同配合,形成合力,最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

三、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

(一)经验效应

所谓经验效应主要是针对教学显性信息和教学隐性技能而言的,也就是说主要是针对教学主体,也就是教员这一方。随着教学人员教龄的不断增长,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师教学水平逐渐呈现出正态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其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对学员互动参与积极性的调动,都能够更加收放自如。

(二)成果效应

所谓成果效应主要是针对配套综合条件而言的,对于教学与科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至今仍无定论,但是如果仅仅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来看的话,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包括其他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教学效果都有正面的提升作用,尤其当科研成果、实践成果累积到一定阶段而产生成果效应之后,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会产生更为正面的影响。

(三)控制效应

所谓控制效应主要是针对教学管理情况而言的,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重视对教学管理的研究,从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来源、运作方式等多个方面加以规范,从而对教员学员招录选拔、课程基本设计、授课质量评估、考试成绩管理等全流程形成综合控制,发挥积极正面的控制效应。

(四)考试效应

所谓考试效应主要是针对课程基本情况而言的,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课程要素外,课程的考核方式、选修必修等也会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我们在两个专业系、三个研究方向的问卷调查,发现一般而言,必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好于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员与学员的进一步访问调查,发现有两个原因:其一,教员的投入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员对于必修考试课的准备充分程度要远远高于选修考查课,课堂效果也随之产生较大差异;其二,学员对于不同性质课程的投入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考试课程学员往往会认真记笔记、完成课后作业、查找有关资料等,而对于选修课程往往只是听课了解,甚至会出现同一教学班次必修课到课率要高于选修课到课率的情况。

(五)差异效应

所谓差异效应主要是针对个体差异因素而言的,不同的学员由于其省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甚至性格不同,都会对同一个教学班次的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不同生源的几个学员队进行调查了解,发现战士生、地方高中毕业生队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态度要好于委培学员和在职培训干部学员。

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途径

(一)结合学员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教学实施的不断深入,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和对不同学员的了解,对他们的学习加以引导和调控,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整体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调整课堂节奏,善于利用课堂板书提高学员的理解程度,善于把握讲读教材内容,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

(二)设置科学高效的外部监控

军队院校由于其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设计和教学运行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环节,针对这些特殊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外部规章制度、监督管控的角度入手给其以督促,比如可以进一步活跃学习氛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时事热点问题探讨、人文历史知识补充拓展、布置课后作业、网上互动交流、完成课终论文等形式,为学员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员在有一定的有形压力的环境下增强学习效果。

(三)注意科学合理的教学科研投入

对于军校教育来说,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防止出现“满堂灌”的情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有关的科研成果甚至是出国考察学习的最新收获,及时充实和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中,使学员发现课堂讲授的内容,其信息量要远远超出书本上的固定内容,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员都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参与度。

(四)提升教员自身素质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员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积极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在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上,尽量和学员保持同步或超前。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在课堂教学之外的言行举止,真正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学员的表率和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时松和等.“课堂教学效果量化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实践.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4).

[2]邵卫.把握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研究,2011(6).

[3]宋璞玉等.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4][5]柴志贤等.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