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职前综合技能培训流程设计

2013-12-29 00:00:00王玉扩李曙刚张环
考试周刊 2013年15期

摘 要: 为了探索体育专业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有效途径,借鉴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论,文章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结构、职前综合技能培训流程、职前综合技能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较好地设计了相关职前培训课程内容、评价体系、流程。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资格 能力本位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该文件的颁发,使得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区域。为了使得教师向着专业化发展,我国在2010年又提出了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导向,这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师范生及其他专业毕业生职前的培养也成为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结构

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师承担着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体育基本技术,培养学生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学校体育工作的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劳动者从事职业制度化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发展也慢慢形成一个要求具有专业化素质的职业,这个职业使得从业者不仅要满足教师岗位的工作要求,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从国内外的学者研究来看,体育教师应具备从事该职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个能力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力”成为综合技能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见图1)。

三、体育专业学生的职前综合技能培训流程

目前,我国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师范院校或者综合性的大学,一般为四年学制的综合封闭式培养,体育教师所承受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采用混合排列方式分学年进行学习,中间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情况下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四年封闭式的专业学习能够获取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自2012年起,我国部分省市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虽然还是进行封闭的职前培养,但是毕业后需参加国家组织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通过了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从业资格,否则就不能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并且社会上其他专业的群体、学生也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体育教师职业。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使得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须进行调整,不仅要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还要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不仅需要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重视第4学年到入职前最后阶段的综合技能培训。

根据教育部2011年10月颁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国家对体育教师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些要求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基本要求与考试模式,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须在第四年离校前进行集中的职前综合技能培训,否则就不能适应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构建适应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突出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学习—诊断—完善—诊断—提高—诊断”三段循环式职前培养过程结构与模式,是体育专业学生职前综合技能培养的客观要求(见图2)。

四、体育专业学生的职前综合技能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的一种反馈,评价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讲,能够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体育专业学生职前综合技能的评价设计,应结合、适应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模式,应有利于体育专业学生综合专业技能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综合职业技能。

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来看,体育教师职业资格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重视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对体育基本技术的讲解、示范,以及对体育教学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重视体育运动技术中有关问题的原理,对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方法运用,有效教学能力的评估。

体育专业学生职前综合技能评价内容上应考核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在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独到之处,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处理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的能力;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能力;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反馈,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出客观评价的能力。

体育专业学生职前综合技能评价方式,采用试讲、答辩、口试的方式进行。采用上述三种方式进行评价的基础是开发相关的试题包,根据学科知识点、不同运动项目教学特点、体育教学基本规律设计好试题包,让学生随机抽取。学生职前综合技能的评价还须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辅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微格化录像视频培训,让学生自己通过视频了解优秀的体育教师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了解自己讲解、示范、教学组织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反馈,进行自主评价,自主修正。

参考文献:

[1]马海涛.体育教师基本技术技能标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05):23-29.

[2]张波.中学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现状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对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EB/OL].http://teacherexam.eol.cn/kao_shi_dong_tai_8116/20120423/t20120423_ 768971.shtml.

[4]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师[2012]1号)[EB/OL].http://teacherexam.eol.cn/kao_shi_dong_tai_8358/20120423/t20120423_2441981.shtml.

[5]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冀教师〔2012〕15号)[EB/OL].http://www.hee.cn/col/1224161574312/2012/08/27/1346050096248.html.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改课题(编号:ZYZL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