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2013-12-29 00:00:00薛晨娟
考试周刊 2013年15期

摘 要: 根据化学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作者在教学中确定了适合化学教学实际的五大教学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拓展、建构,六大教学环节,即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展示交流、精典演练、梳理建构、达标测评、应收技巧,这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五大模块 六大环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总结的五大模块、六大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使我的新教法更加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推广性,为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谈谈要点。

一、化学教学中的五大模块的设置

一是预习。预习是第一个环节。预习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小组内同学对桌排位,以六人或八人为宜,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长负责分配学习任务,并监督完成。预习,可以选取一节新授课的剩余时间,也可以是晨读的时间,还可以是单独的自习课时间,随时、随机、随堂预习。同时,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二是展示。遵循一个展示原则,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学生出错率高的,一题多解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将是展示课重点的展示对象,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所感悟地展示等。

三是反馈。主要任务是由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对前面的课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结成若干对,优等生的辅导,让后进生吸取了营养,点燃了他们的求知之火或者说让后进生绝处逢生,在迷惘的十字路口辨明了方向,同时优等生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能力。学生学习是主动的,参与是积极的,获得也是丰富的。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无论是被帮的,还是帮助的,思维都非常活跃,脑、眼、耳、口、手并用,因为主动,所以才能有高效率。

另外,在预习和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经典试题考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本节课的精髓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指导确定方向,为下一步知识拓展奠定基础。

四是拓展。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延伸,并与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相连。拓展的形式和内容多样,不拘一格。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灵活选用,此模块可在预习、展示、反馈各模块中穿插进行。

五是建构。即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意义建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或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的,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化学教学中六大环节的设置

一是预习交流,确定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都完成其中一项即可。

二是展示交流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在展示课上学生根据预习交流所获得的知识感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和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指导,进一步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是精典演练。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经典演练。

四是梳理建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梳理归纳单元知识结构,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本组的知识体系观点。先本组交流,再各组交流、争辩。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五是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每单元都组织一次质量检测,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一次整体考查,查漏补缺。学校每月组织一次考试,集体阅卷,对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不断改进教法、学法。

六是考试技巧。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提醒学生注意:一是调整心态,精神要适当放松。在距高考前这段时间里,每天适当做一些简单题,同时回归课本,这样自己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信心,从以前的过度焦虑变成我能行。二是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遇难不慌,沉着应战。建议按照顺序从前到后由易到难完成,遇到难题及时跳过,碰到思维死角敢于放弃。最后再回头来看,可能突来灵感或唤起记忆。遇到会做一时答不出来的题目,应沉着冷静,不需慌张,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三是认真审题,提高准确度。审题仔细,注意关键词语的隐含条件。新题、难题不要轻易放弃,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要知道新题只新在一处,难题也只难在一点,其中也有应得的分数。四是分析要注意细节。对于综合性题目,要纵深思考,审清题意,充分还原题目的情境和模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量,确定其临界值。做到了这些,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难题也就变得容易了。五是答题要规范,字迹要清晰。高考阅卷较严格,因此答题一定要规范,考生书写时应有必要文字说明和方程式将关系及原理表述得清楚,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规范。最后希望学生能端正心态,轻松上场,超常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