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启发学生思维,并传授新知,是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提问技巧 教学质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活问”。在动态生成型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采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实现教与学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善问
教师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提问的内容、方法、时机、对象都要有周密的构思,同时还要预想到学生应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处理对策。
1.明确目的性
如在讲解“分腿腾越”时,教师应围绕“直臂顶肩推手”这一技术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只有顶肩才能完成直臂推手的技术动作,要以此为突破口,既要问出所学动作技术的关键处,又要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2.吸引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问答式”的提问法,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用圆和方的滚动作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圆的滚动快而方的不易滚动的原理,使学生从形象的比喻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
3.激发求知欲
如在中长跑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问:“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这样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求其中的道理。
二、巧问
“准”即提问要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关键性的提问,突出问题的目的性、趣味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和顺序性。
1.注重目标性
课堂提问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问题的切入点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提问应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哪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2.加强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于设疑,同时还要善于导疑、点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困境或对某个问题发生争执无法深入时,教师要迅速而细心地分析学生成疑的原因,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点破迷津,并通过巧妙的设疑,突破难点和关键,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如学生滚翻后无法直腿起,这时我通过滚翻起立接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滚翻后重心前移的重要性。
3.把握时机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提问要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时机。体育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练的具体情况如动作掌握情况、动作的熟练程度、学生之间的配合等,根据不同的时段出现的问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教学“跳远”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助跑的速度比别人快,却跳得近呢?我让他先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然后进行思考和探讨,最后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重点讲解:远度与腾空的角度有关系。
这种先问后讲解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活问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
1.问而有情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提问思考,教师必须善于用与学生商讨、征求意见和研究的口气发问;要善于鼓励学生与自己一起思考、讨论,甚至争辩。如在投篮示范时,我一时未能投进篮筐,这时我说:你们谁能帮老师找出投不进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虚心倾听,其外在表现为凝神注目、不时点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不做其他事情、适时给予口语性的回应;对于意外的回答,有的可以说明情况,缓解回答,有的可以暂时回避或者坦率相告,如学生问:“蹲踞式起跑起源于何时?最早的起跑是什么样子?”如果当时无法回答便向学生说:“这个问题以后有空再讨论。”或说:“我记不太清,待查资料后再准确告诉大家。”尽量不挫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2.问而有别
考虑到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提问应该关注到全体学生即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大家的共同讨论与交流意向。因此问题设计必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难易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可回答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回答问题而享受到获取新知的欢快和乐趣。
3.问而有谋
提问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注重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对比式提问、上、悬念式提问、探究式提问、联想式提问等加强提问。如跳远和跳高的技术重点都是起跳,在讲解跳远的起跳技术时,可问学生它与跳高的起跳技术结构有什么异同,以此引导学生对重点技术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异。如技巧中前、后滚翻,单杠中的前、后回环,双杠中的前、后摆挺身下,可用正、反对比式提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适时适度,灵活多样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路漫漫,让我们为学生的发展而“问”,为课堂的有效而“问”,为更好的生成而“问”,让体育课堂“问”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欣.教学语言艺术.四川:巴蜀书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