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体操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操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体操还蕴含深厚的人文价值,结合体操运动的人文特点在体操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人文教育,对实现体操运动的价值和提高体操课程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操教学 人文教育 创新意识 关爱协作精神 审美情趣
1.体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体操动作是在遵循人体科学和人体运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它追求难新美,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肩负着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充分挖掘和发挥体操的价值对提高体操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体操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1.1体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类似体操的记载,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如《路史·阴康氏》记载的阴康氏发明的消肿舞,用类似舞蹈动作来进行身体活动,防治疾病,从而发展为后来的导引、按跷等古代卫生医疗体操;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生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所描绘的四十多种动作与现代体操相类似;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对康复医疗体操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宋代的八段锦,等等。在我国原始社会出现的狩猎舞,汉代的百戏及后来的杠子功和皮条都表现出我国古代艺人类似于现代体操高超的技艺。
2.1.2体操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从1978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恢复我国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合法席位以后,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的马艳红获得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我国开始进入体操世界强国,到2010年我国有六十位运动员获得过体操世界冠军,包括男女团体冠军,个人全能和个人单项冠军,涌现出一批享誉世界的体操冠军,拥有了一批以我国运动员姓名命名的体操动作,为世界体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我国运动员一次次站上冠军领奖台,在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的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一次次奏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激情,也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和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
2.2培养不断创新的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体操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创新是体操运动发展的灵魂。在体操技术的发展中,许多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除了具备超群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在动作难度、连接、编排和风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同样在徒手体操的创编中,有创造性地选编动作,推陈出新,做到新颖而不落俗套,才能使体操常做常新。
2.3培养关爱协作精神
在体操练习中,练习者的身体经常处在一定的高度或一种复杂的非正常状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安全性,给练习者造成了一定的身心负担。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保护与帮助,通过教师和同学间的保护与帮助,可以有效地减轻练习者的心理负担,克服心理障碍,使练习者消除顾虑,增强练习信心,从而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进行各种练习。通过相互间的保护与帮助,可以增强同学间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集体、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的良好作风与品质。
2.4培养严谨规范的作风
2.4.1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的难美运动项目,它的动作具有规范性和艺术性,追求动作的难度和美感。体操动作的评分是以完成动作的技术规格和身体姿态的优劣,即完成动作的质量来决定成绩。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求学生注意把握动作的规范性和身体姿态的优美,每一个练习都要准确到位。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就要求学生体贴端正、大方、挺拔、精神饱满;在徒手体操教学中,要求学生动作到位、路线准确、协调优美、节奏感强,具有形与神的表现力。在技巧和器械体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练习时动作规范、姿势正确、幅度大,充分展现健与美。
2.4.2体操教学具有技能整体性的特点,不同项目的动作,看似孤立,从技术结构角度看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动作既是本项目中高一级动作的基础也可能是学习其他项目中技术结构相似的动作的基础。教师在体操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科学严谨地安排教学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2.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操属于表现难美的运动项目,体操动作的价值在于动作难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也就是动作越难越美价值就越高。体操的美可分为体操动作表现出来的外在美和参入动作练习时心理感受的内在美。体操无论是单个动作还是成套动作都要求姿态优美,动作舒展大方、造型优美,节奏感强,加之艺术体操、女子自由体操、健美操、广播体操和团体操配以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伴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体操练习和比赛过程中,参与者通过熟练的技术完美地完成动作后,内心会获得成功的美的快感,加上老师赞许的肯定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会更加强化这种内心获得的感受。
3.结语
3.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体操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教师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体育教师良好的人文修养是胜任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体操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2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技术技能教学轻人文教育的现象。教师应结合体操教学内容始终把人文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循循善诱,像春风雨露一样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吕万刚.竞技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彭鹰.浅析体操运动的审美价值[J].湖北: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