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意义 运用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2000多年前的孔子已经意识到了合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有重要的作用。《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课堂教学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学生不再看同学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理念要更新。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等。从中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但是,在新课标教材改革中发现,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
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也不能简单地进行规定。合作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服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适合或需要合作的内容,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
许多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而,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但“能由学生探索发现的,教师决不能单纯传授和代替。”因为,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当时可能懂,但很快就会忘记,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障碍。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轻松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忆牢固。
(三)教师积极参与,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且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作用。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时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先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再让学生合作讨论一组图形的共同特点。教师也参与其中,有的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就及时表扬;有的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就及时制止,及时点拨……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才得到了保证。
(四)合理评价,激励学生。
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评价,并且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评价的方法很多,可以口头汇报,也可书面考查。小组合作评价还要考虑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1.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每次,我都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困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优良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合作探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的目的。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困生的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以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合作热情,对学生的发展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通过一点一滴积累,精心组织,挖掘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并努力实践、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