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复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如何处理好培优与补差的关系,为每个学生创造出获得最佳复习效果的条件,利用有限的总复习时间,实现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培优补差 小学数学复习 功效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层次的,不可避免地有优等生与后进生之分。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按同一模式进行复习指导是不科学的,往往是顾了优丢了差,顾了差丢了优,培养优等生与转化后进生似乎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很难做到培优与补差两不误。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一、处理好总体计划与个体计划的关系
复习要有系统的、科学的计划。既要有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的总体计划,同时又要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出的个体计划。总复习之前要安排准备课,在准备课上,教师要把班级的总体复习计划介绍给学生,同时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很难照顾到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难免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学生如果不制订出自己的复习计划,不设定自己的目标,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M7HI/QImuinuoup2HufByBNHdnq7tVtK4wsP2+7PW5s=走,就会因不能查漏补缺、有的放矢而影响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
对小学生来说,给自己制订复习计划,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后进生,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分类指导,尽量做到逐一指导,也可让学生拿出自订的计划进行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制订计划时,要尽量做到在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与总体计划保持同步,如果差别太大,二者就会相互抵触。在复习过程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实施自己的计划。
二、利用学习合作小组进行以优带差
根据学习成绩,结合学生性格,尽最大可能进行合理搭配,组成最优化的、实力相当的学习合作小组。这样既可以用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又可以让每一位后进生都有自己的榜样,有意无意地仿效榜样,达到以优带差的目的。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质疑探讨等形式,让他们相互启发,进行智慧的碰撞,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以组为单位的知识竞赛,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优等生主动帮助后进生,后进生主动求助于优等生,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复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消除对已学知识的疑惑,而是让学生提出更多的疑惑。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及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答难,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产生越来越多的疑惑,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温剩饭式的复习对培优和补差都不利。如对学习较差的同学提出的比较浅显的问题,尽可能地让优等生讨论解答,在问与答的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由已知进行未知,然后再由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还要鼓励那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使他们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
四、利用课堂提问和课堂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复习课的课堂提问,要根据复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适时因人提问,并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复习进度。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还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多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多提一些拓展性的、综合性的问题。
课堂巡视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准确无误地得到反馈信息。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巡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了解,结合他们课堂复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可指导学习方法,也可点拨解题思路,还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等。
五、数学教学中的分层作业设计
许多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明显感觉到数学难学,加上有的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不仅没有分层要求,而且随意拔高,补充一些难题,学生如果做不出来,老师就会课堂上流露出不满,导致学生对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不足,兴趣降低。长期下去,还会强化学生我怎么也学不好数学了的负面心理暗示,使学生成绩过早地分化,使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成为一句空谈。有的教师担心这种做法会鼓励学生偷懒或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但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是很要强的,从交上来的作业来看,在没有实行这种办法时,只能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不服输的精神鼓舞下,基本都能以较高要求作为自己的目标。这种做法也要求教师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受,而不是教师自己经验式的理解,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准备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当个别学生出现问题时要通过单独辅导和做思想工作解决,不能就个别现象调整对整体的要求。只要操作得当,这种做法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层次,分出难易,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有所提高。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设计练习时可分五个层次:一是用于自我检测的练习,紧扣当堂复习的基础知识;二是用于小组检测的练习,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完成后由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评判;三是用于小组合作完成的练习,要呈现出适当的综合性;四是用于老师批阅的练习,其目的在于反馈学生的复习情况,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以便老师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复习的真实情况;五是用于优秀生自主探究的思维训练,可作为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解题能力选做。
总之,通过数学总复习,既要使优等生的知识结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上一层楼,又要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缩短优与差之间的距离,复习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使班级的整体知识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曲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