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

2013-12-29 00:00:00符阳玲
考试周刊 2013年15期

摘 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必然促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在课堂中优化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此,我凭借经验就以上问题谈谈看法。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摆正心态

在中学里,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忙于学校的一些琐碎的杂事,因为所有杂事都跟计算机有关,既然选择了当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努力调整好心态,必须爱上你的工作并把它当成事业。信息技术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工作,又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教师要充满激情地工作,同时不要感到低人一等,也不要管有多少客观因素,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师,因此搞好教学是首要的任务。信息技术课时本来就少,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提高学生信息的素养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地查阅资料,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出色地上好每一堂课,争取使每一节课让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努力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严肃网上纪律,具有高度的自律意识,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应该自觉建立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个人网络道德的高度自律,做好榜样,从而引导青少年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自由与自律相互统一、责任与道义相互和谐的网络文化,成为学生的典范。因此,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要想办法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游戏形象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讲起来费时间,而学生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就应深钻教材、教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变成易接受、有滋味的游戏,让学生参与。

2.网络演示讲解。

在网络教室中利用网络演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全新内容或重点、难点、典型问题的讲解。如有学生遇到操作上的疑问,教师可以即时把学生的屏幕转播给大家,让全体学生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讲解,也可以由某个学生帮助解决,演示讲解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3.学生成果展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信息技术应用比赛,如打字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利用网络上传优秀的作品,供学生学习和欣赏。这样学生便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因此,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让他们能更快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在这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尽情地发挥才能。

4.小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采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围绕拟定的几个问题上网搜集、查阅、下载有关资料,做好相应的资料采集工作,并要求学生利用WORD完成资料的编辑和排版,并完成研究报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运用已学的操作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最后,通过共同协作,得到满意的成果。

总之,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体现人生价值最好的方法,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在中学中,上网成瘾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学生往往使学校和家长都头痛。据调查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学生大多数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成绩出现下滑,出现不适应现象,致使沉迷于网络。而上网成瘾的恶果是:形成坏思想,形成不良品行,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一旦上网的费用和其他消费得不到保证,就会借钱消费,进而会发展到骗家长的钱,或者向比自己小的学生敲诈,甚至偷盗、抢劫,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课堂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造绿色网络环境。

首先,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内容的过滤,给学生创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应多推荐一些优秀网站,让他们浏览、学习。也就是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使他们在网络时代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学生能体会到网络的“实用、有趣、友好”,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的雏形。

2.在课堂中开展学生网络作品比赛,激发他们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如何将“玩游戏的”转化为“做游戏的”,将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电脑游戏中寻找突破口。电脑游戏的一大魅力就在于有奖励机制,如积分、升级、闯关等,学生之所以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学生能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电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转化的目的。对一些上网成瘾的学生,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资源”。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游戏高手”,教师可以请他们打文章、排版、制作简单的课件、上网找资料等,还可以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做“小老师”,担任机房管理员,进行课堂内的比赛等。在发挥特长的情况下,他们转移了原有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电脑素养,何乐而不为?

总而言之,一些沉迷于电脑网络的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错,我们就以此为切入口,利用各种方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转移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要通过当班主任、带特长生实现自我,我们能做的事情、值得做的事情很多。新时期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时刻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永不懈怠的求知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跟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才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获取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