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索

2013-12-29 00:00:00陈宁
考试周刊 2013年15期

摘 要: 新课改规定了高中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的新变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化学这门高中重要的学科势必要在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等方面迎来新的变化。本文从新课改入手,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导方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活动(以下简称“新课改”),目的就是使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化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发散思维有着很强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化学这门学科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整合,利用三维立体思维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概况

当前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一方面吸收了新课改将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的思想,必修部分是学生通过会考完成的,选修部分是学生通过选择文理分科后完成的。在新课改日趋深入的背景下,新修订的高中化学教材对任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讲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种转型,势必会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高中生经历了初中化学的初步学习后,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高中生在心智方面的不断成熟,独立意识的逐渐觉醒,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要在适应高中生特点的基础上,在知识深度、技能培养、人文关怀等方面促使高中生素质全面提升。

(一)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在新课改出台的标准中,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偏重学生技巧的掌握,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有关化学的理论素养的完善。而目前的高中化学仍以灌输式方式进行,课堂的中心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这就使得学生的听课激情不足,再加上师生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热情下降。除了教师在理论准备上还有一定的适应期外,对实验的忽略也是当前化学教学中饱受诟病的一个环节。由于缺乏实验,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二)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当前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评估方式,只有高考检验一种。这种评估方式虽然在某种形式上密切了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的关系,使得教师薪酬发放有了一定的参照。但这种评估方式过于死板,不但不能切实提高学生与老师的热情,反而给他们增添了很大的升学与就业压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为实施人才战略,打造素质教育人才实施的一项课程改革计划。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现代要求的基础科学教育体系。国家之所以积极推进新课改,就是因为当前时代的大环境在不断变化: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能每天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更新着;其次,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职能要从传播知识向增强高中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转变。

(一)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这个意义上,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以单纯的课本学习为主。

(二)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比较协调、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重视,成为选修课程。

(三)在课程内容方面,摒弃以前繁杂而枯燥的知识学习,鼓励学生们真正把知识学活。

三、在新课改中如何改进高中化学教学

(一)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是化学这门课程的基础,化学反应的现象都是由实验得来的,所以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有关仪器进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探求化学的规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讲授相关的实验知识。考虑到安全因素,在讲授相关知识与技巧的同时也要讲授实验注意事项。在讲授的基础上要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使学生们真正掌握实验技巧。同时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最后要让学生进行实验总结,以书面的形式汇报本次实验的过程与实验现象,使学生将学与思结合起来,这也是复习本次实验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成立课题小组进行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在于老师不必将实验结果告诉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们的实验中去,扮演一个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促进者与帮助者角色。设置课题,也是适应高中生生理心理状况的需要,高中生处于智力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希望实现自我,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其存在感。同时,在课题设置中增强多学科的交叉运用,能使高中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J].

[2]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

[3]罗卫东.新课程语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4,VOL7(2).

[4]张银英.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

[5]魏晓梅.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J].吉林教育,2010.

[6]郝爱莲.在新课程标准下探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