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西游?降魔篇》给我带来了足够的惊喜,这惊喜既出乎意料,也来之不易。多年来,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喜剧早已深入人心,说他影响了几代青年认知世界的方式也不为过,观众审美疲劳的固有规律似乎也被其打破,诸如丑男变“如花”、奔跑的肥婆之类周氏“老梗”百试不爽,笑点依旧。但,这一无厘头喜剧模式自周星驰担任导演的《喜剧之王》开始,逐渐淡化,以往那些层出不穷的搞笑对话和狂欢场面日渐稀少。作为导演的周星驰似乎已不满足于在荧幕上嬉闹,转而关注创意和基于人生经验的自我表达。《少林足球》、《功夫》和《长江七号》给观众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使大家对“纯正”的周氏喜剧的惯性期待一一落空,换言之,没那么好笑了。
这也是我初看《功夫》时感觉过瘾但又不能酣畅的原因,源自恋旧者无法昔日重来的失落。时过境迁,强加于其上的个人意愿业已星散,重温了几遍,越发认定《功夫》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周星驰电影,平民视角、漫画手法、来自武侠传统又充满奇思妙想的武术招式、“奇形怪状”的市井人物及其智慧、轻松戏谑又充满张力的戏剧氛围,烩成一部真正的中国式大片,可谓节奏分明,环环相扣,精密工整,一气呵成,极具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周氏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对电影的理解和创造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继而使我产生担忧:他的下一部片子怎么拍?还有无新的可能?随后的《长江七号》尽管用力,也有探索,但还是证明担忧不无道理。
由此,当我四年后在影院里被《西游》的无厘头气质、惊艳效果和原创性所再次震撼时,那种鸡皮疙瘩直冒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众所周知,此前对西游故事的演绎至少已有两个经典版本:央视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和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前者刻意削弱原著的宗教意味和暴戾元素,突出神话色彩,将师徒四人和众多妖怪的形象、性格卡通化,使西天取经成为斗智斗勇、趣味横生的旅程。后者则变我注西游为西游注我,借助西游人物重构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爱情的宿命感和悲剧意味。而《西游?降魔篇》则通过回归西游原典的方式实现了对上述版本的二次颠覆,这回归表现在人物设定上,还原三徒的妖魔本色,造型惊悚,场面血腥,颇具黑色意味;表现在立意上,则回归原著的内在核心:捉妖降魔、度人度己的佛学精义。这方式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堪称巧妙,表现出国内罕见的创造性。
在故事的铺陈和意图的实现方面,影片也表现出不输好莱坞的深厚功力。渔村(流沙河)和高老庄两场有如抽丝剥茧,铺垫处耐心细致,转折时惊心动魄,让人恍如身处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氛围之中,科恩兄弟式的紧张感直逼心头。遗憾的是后劲不足,待到五指山上,却慢慢泄了气。本来剧情发展至此,降魔和爱情两条线相交,急需一个最终的解决之际,渲染爱情的悲剧性以凸显玄奘的顿悟,继而立地成佛降伏猴妖踏上西行取经普渡众生之路,也并无不可,足以说圆故事,使影片整体上成立。但,仅凭此显然无法重温《大话西游》的惆怅旧梦,凌空蹈虚的直白说教也不能生发打动人心的力量。当然,打动人心是不切实际的奢望,作为观众,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收获笑声、愉悦、享受和震撼才是理所当然、恰如其分的,正如“一个文员带金丝眼镜很合理也很符合逻辑”一样。
比《大话西游》更《功夫》,比《功夫》更《大话西游》,但在各自的向度上又“差那么一点点”。《西游?降魔篇》坐实了周星驰的顶级导演身份,既不紧张作大师状(如《白鹿原》),也不谄媚作迎合状(如《泰囧》),姿态松弛,表情轻松,随心所欲地玩自己擅长的那一套,这样的创作态度和状态与昆汀新片《被解放的姜戈》异曲同工,也让我重燃期待。最好的周星驰应是《大话》和《功夫》的优势互补——基于国际化的概念和本土化的元素,最复古也最超前,既好玩又有情怀,创意迭出、 笑点不断的视觉奇观和动作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