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编作品,电影背后的原著小说始终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了不起的盖茨比》同样难逃这一宿命。更何况,原著及作者菲茨杰拉德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亮了,不产生“影响的焦虑”几无可能。这本书在美国现代文库评选出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排名第二,被艾略特誉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
那么,《了不起的盖茨比》到底好在哪儿?是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或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那么繁复深沉,充满艺术性;还是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或海勒的《第22条军规》那样荒诞讽刺,展露思想的锋芒?很显然都不是。单论其故事,充其量就是一个痴情郎偏逢负心女的花边新闻,而如果不是“爵士时代”天然赋予的社会性,那么盖茨比这个人物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菲茨杰拉德的才华在于,恰到好处地游走于纯文学和流行小说之间,使两者彼此滋养,趋于平衡的是他那独特的叙述方式。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会让人联想起优秀的音乐作品……真正是个天才的文字家。因此,我十分重视行文的节奏。我认为这是菲茨杰拉德作品的本质所在。”一种迷人的腔调由此诞生,由于建立在对世事人心的洞察之上,华丽空洞的流弊得以避免,但又绝不看破,而是奋不顾身地投入,激情四射,才华横溢,饱含美国式的天真。在这一意义上,菲茨杰拉德带有鲜明的青春期写作的特征(深受其影响的村上春树也是如此)。
这一特征增加了电影改编的难度,因为文学性的腔调在影像中几乎无法还原。即便本片导演巴兹?鲁赫曼煞费苦心,通过设置尼克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以旁白的方式念出原著中的那些经典隽语,但电影的篇幅决定了这些旁白只能适可而止,有时还得精简删改。比如小说开篇那段著名的议论在电影中被提炼成“尽量把人往好处想”,如此一来,语言的丰富性和叙述的韵律感统统流失了。可以想见,菲茨杰拉德本人尴尬的好莱坞之旅,其小说坎坷的电影改编之路绝非偶然,当文字遭遇影像,他这一路写作注定是要“吃亏”的。
在故事层面,电影改编采取的是更省事也更安全的策略,即专注于营造盖茨比的爱情美梦。从造屋、宴客、相见、私会到最后的摊牌,所有的线索都集中在这“追梦”的动作之上,直到被枪杀时,导演依然把他留在梦里——象征着黛西回心转意的电话铃响了。而在原著中,“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的,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了。”也就是说,小说中的盖茨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梦幻之中,但初衷依然不改,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影中,盖茨比本人的梦从未幻灭,无比坚定,只是他以身殉梦的结局让观者产生了幻灭感,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的处理反而增强了悲剧意味,也更符合好莱坞的商业规则。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本版电影与原著精神貌合神离的的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读。
正如左小诅咒唱的那样,“只要是人就有梦,我想得到我的那一份”,所谓美国梦,无非是名利梦,也就是王朔口中的所谓成功,“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更进一步的追问是,“成功”之后怎样?对盖茨比来说,这其实不是问题。名利不是他的目标,物质也没有原罪,都可以用来抒发柔情。这个以梦为马的人,这个真正把爱情当作宗教来信仰的人,其心灵之简单纯洁,固然会被视作傻里傻气,但是否也是另一意义上的“天生丽质”呢?
面对这个西西弗斯式的人物,我们是否应该像加缪那样认为,他投入和创造这个幻梦的努力“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盖茨比不仅了不起,还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