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被改造过的食品

2013-12-29 00:00:00张洁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3年10期

你一定有陪爸爸妈妈去超市选购食品的经历吧。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如果你留心的话,就会注意到食用油外包装上会标注“非转基因”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等标识。如果留心网络或者电视,也会有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和争议。

即使你没有听说过转基因生物或者转基因食品,你和你的家人也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吃了。因为转基因食品已经诞生了很多年,商品化也接近20年了。在中国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比比皆是。

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一方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提供口感更好、更高产的农产品。而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一方认为,转基因食品就是“洪水猛兽”,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并且有可能会带来生态与环境灾害。

争论,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很多问题都是在争论的过程中慢慢变得明晰。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鸿翔研究员。马鸿翔研究员还是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就包含了农业部转基因专项重大课题。

转基因食品背后的故事

现在比较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玉米、大豆、西红柿、马铃薯、棉花等。另外,市场上还出现了转基因鱼。直接以转基因生物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即为转基因食品。

我们已经在《科学课》或者其他读物上接触到了基因的概念。通俗地说,基因就是遗传物质,上一代的特征能遗传给下一代,就是基因在起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转基因就是将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即外源基因,转入生物体内,让转入的基因在新的生物体中表达,并发挥作用。

马鸿翔研究员介绍说,传统育种技术由于受到生殖隔离的限制,遗传物质只能在同种生物或近缘物种中转移和交流,而转基因就突破了这一限制。举个例子,现在用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将一种细菌中的可杀死棉玲虫的Bt毒蛋白基因转到棉花中,让棉花叶子产生毒蛋白,棉玲虫吃了棉花叶子后会死亡,这样就起到了抗虫作用。把抗病虫害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就能得到抗病虫害的转基因玉米。

科学家为什么要和农民合作

创造转基因作物,是为了让农作物具备更加优良的品性。比如,可以让农作物植物更耐疾病、耐除草剂、耐昆虫攻击,可以让农民们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现在,转基因作物已在我们的食物供应中数量激增。

据统计,美国生长的作物中有90%的玉米、黄豆以及甜菜是转基因的。而玉米、黄豆、甜菜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棉花,被批准可以种植的还有杨树、番茄、木瓜、甜椒等,但面积都很小。水稻虽然已经得到安全释放许可,但还需要进行品种试验,所以理论上说,目前转基因水稻在我国也没有投入生产。现在,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全球居第6位。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马鸿翔研究员认为,由于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提高产量、节约种植成本和减轻农药化肥污染有明显效果,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认识的提高,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会不断加大。由于转基因生物具有这些特性,因而对农业生产以及渔业、畜牧业生产都会带来非常好的效益,对解决贫困地区的粮食短缺等问题都非常积极有效。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担忧:

1.改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因为还不够清楚基因是如何工作的。

2.它们可能会导致疾病,因为经抗生素耐药的基因可能会传递有害微生物。

3.遗传工程基因可能隐藏着对正常作物的未知污染。

4.它们可能会因损坏食物链而改变我们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

5.有可能增加相关的过敏反应。

6.可能通过交叉授粉出现意外转基因转移。

7.动植物多样性的减少。

转基因食品的益处:

1.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2.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的能力。

3.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

4.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

5.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

6.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经过评审认证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转基因食品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影响。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和选择?

面对记者的提问,马鸿翔研究员丝毫没有回避。

Q:从您的专业的眼光来看,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您和您的家人在超市,是否会选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包括食用油)?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尖锐。

A: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经过严格科学评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现在我国市场上可见到的转基因食品好像只有豆油吧,我在超市购物时从来不看是不是标注转基因的。其实即使用的是转基因大豆,因为转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这个蛋白质在大豆精炼和提纯的各个过程中已经被剔除了,而我们吃的豆油主要成分是脂肪。因此严格来讲,经过精炼提纯以后的大豆油里,已经不含转基因成分了。

Q:有的转基因作物在抗虫害上很有效,那虫子会不会也随之出现进化或变异,变得适应转基因作物呢?

A: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转基因作物年复一年的使用,害虫慢慢产生了适应性,抗虫植物的杀虫效果就降低了。实际上化学农药也有这一问题,一种新农药用不了几年,昆虫就会产生抗药性。怎么办呢?只好再研制新农药。如何克服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适应性?同样,使用新的抗虫基因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发现的抗虫基因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抗虫棉用的是Bt蛋白,实际上Bt蛋白有180种结构,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结构受基因控制,基因也应该有很多。目前科学家已经弄清楚了其中的9种,这9种基因都可以抗虫,已经转入农作物的只是其中1种。如果一个个转入,或几个一起转入,就可以打破昆虫的适应性。而且除了Bt基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来源的抗虫基因可以使用。

Q:美国和加拿大的公众对基因改良食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市场上的一些加工食品如软饮料、啤酒和早餐麦片等都已含有基因改良作物的成分,并没有遇到多少质疑。但欧洲的情况却不一样,阻力很大。公众对政府批准的食品新品种将信将疑。自从发生了疯牛病、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公众更是心有余悸。您对我国消费者在选择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时候有什么建议?

A:对我国消费者选择食品的建议,我觉得关键是不能盲从。美国对转基因食品是无需标注的,但他们市场里有标注“有机食品”的。有机食品是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的,在生产过程中也主要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由于有机食品的产量比一般生产的产量低,因此价格要高出3~4倍。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虽然在生产方法上有区别,但食品本身却无本质不同,因此他们认为无需标注。事实上,无论是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还是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权威部门早有定论,任何经过严格科学评审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我国虽然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注制度,但我觉得大家在选择食品时完全可以把转基因食品作为传统食品一样对待。

Q:关于转基因食品,您还有什么观点或者想法想告诉公众?

A:我们只是从专业的角度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因为转基因食品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这其中还牵涉到许多企业、部门、国家或地区利益的问题,所以对此话题的争论肯定还会继续。希望大家还是多从科学和技术的层面客观理性地讨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而不要人云亦云。

专家简介:

马鸿翔,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兼麦类作物研究室主任、任小麦遗传育种项目组组长,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结合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进行小麦种质改良创新。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转基因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