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在做胃肠造影时可看到患者胃壁肌肉松弛,胃身下坠变长。胃下垂多在身体虚弱、消瘦的人,或部分体弱的老年人中发生。患者平时可能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胃部胀满或隐痛、食物不易消化排空、嗳气、反酸和烧心等。下面介绍几条生活调理措施,这些对胃下垂患者来说,必须遵循且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胃下垂患者易少食多餐。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健康人更易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食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其中脂肪的摄入比例偏低些。因为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在胃内排空最慢,若脂肪摄入过多,就会使得本已排空不畅的胃承受压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适当限制。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腐等,将其做得细软些。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
食物细软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松软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生冷蔬果。
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加快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减少刺激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但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进展。
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多数体质虚弱,应从改善体质着手,因此,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因为餐后即运动会因食物的重力关系加重胃下垂的程度。饭后宜半平卧半小时。
讲究睡姿 晚上睡觉时宜将上半身托起20度,以减少胃酸反流到食管和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