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学校应有野两种美冶

2013-12-29 00:00:00金甫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3期

作为一名校长,我心中的一所理想的学校是:时时听到师生们的交流声,处处充满着同学们的欢笑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一个个宽广的运动场,一群群在运动场上锻炼的学生,眼前的一切,仿似一片肥沃的土地在孕育着祖国的花朵。同时,学校里有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每一个教师都有火一般的激情。每一个教师都不是教育的奴隶,他们不断地追求、探索、创新。

理想的学校是怎么样的?我想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从接触过的观点、文章来看,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理想的学校是一个花园、乐园、书园,有人说理想的学校是全体师生诞生希望、成就梦想的地方,也有人认为理想的学校是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的家园……要把自己引领的学校打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我想这个“理想”应呈现两方面的美。

一是内在的美。学生盼望上学,学习是快乐的。学生无论好、中、差,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向上的动力,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生爱同窗、爱老师、爱课堂、爱学校。假期里,学生盼着早日开学,希望见到自己的伙伴、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学生无听书之困苦,无作业之劳累,学习如游戏,学并快乐着。教师渴望上班,工作是幸福的。教师无论老、中、青,他们和谐如家人,都有共同的理想,都有成长的欲望,都喜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爱同事、爱学生、爱课堂、爱学校。在没有学教的日子里,有种无所事事的失落感。教师无学生之烦忧,无案牍之劳形,工作如信步,教并幸福着。每个人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建设这所学校是他的光荣,每天早上呼吸着清晨的第一缕清新空气,早早来到学校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说工作真好,上班真好。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发自内心地去爱每个孩子,让家长感激你,让学生敬佩你,领导信任你,同事之间相互关心,每个人都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健康成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自主地发展。对教师来说,幸福不是无忧无虑,不是无所用心,幸福是成长,是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我们要精彩的工作,更要精彩的生活。我们追求的是人的教育,而不是书本教育。教师不仅仅是有着丰富学科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内涵,一个举手投足之间浸透着文化芳香,一个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灵动的教师,一个能通过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校应是让所有人都怀念的学校,应是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收获幸福的学校。

二是外在的美。像《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巴学园那样。小林宗作校长苦心经营的学校———巴学园,一个教育的理想乐园,虽然很小,学生很少,它只存在了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它却是小林宗作校长绽放理想之花的乐土,结出了最美的果实。巴学园成了孩子们真正想去的地方,它让孩子们乐而忘返,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巴学园之所以打动了亿万人的心,并不在于它的环境多么优雅,也不在于它培养出了多少的名人,而在于学校闪着人性的光芒。现在的校园,孩童时代应有的游戏都有可能让道于“成绩”,更不用提去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游戏了。因而,大大小小的学校,都难以见到孩子游戏的场面了。但巴学园不同。在小林宗作的巴学园,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收获、在游戏中展示自我,而不会有什么感觉不正常的地方。我想,这体现的是他的办学理念———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基点。这样,学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办学有特色,特色中有质量。师生皆以学校之大小事而骄傲和自豪,身穿着校服,校徽佩戴在显眼的位置,手提着工作袋,专把标志朝外,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大街上。领导、家长、社会提起学校皆竖大拇指,兄弟学校纷纷效仿学习,学习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模式,那该是多么的光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