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结算公司,下同)作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于2012年岁末向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了一套满足于众多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业务的应用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在河北银行成功上线并平稳运行,并引起广大市场成员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为此,《债券》杂志专访了中央结算公司纪委书记、资金管理系统负责人梅世云,请其畅谈系统的开发初衷、功能架构、作用特点等。
《债券》:中央结算公司为广大金融机构建设了这套满足机构内部资金管理业务的应用系统,请问贵公司开发系统的初衷是什么?
梅世云:近些年来,以商业银行、农信社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资金业务不断发展,尤其是以债券为主的投资、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与此同时金融市场新品种、新业务不断推出,为金融机构资金营运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渠道。然而,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内部资金管理仍然处于人工操作、手工复核、层层文件审批的阶段,一方面效率较为低下,另一方面内部风险管理薄弱、人才和经验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业务的发展。而不断涌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又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新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公司在近两年的直联客户端推广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非常愿意与我公司进行系统直联,但由于自身没有一套独立的资金业务管理系统,如果单独开发或外购,成本昂贵,加上自身对业务流程的理解、需求撰写及系统的总体设计能力有限,可以说,还不具备独立建设一套业务系统的能力。在多次直联推广工作会议上,这些金融机构非常希望市场上能推出一套价格低廉、功能丰富的标准化系统,同时认为中央结算公司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在市场上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由我公司为市场建设一套包括债券、票据、同业等金融市场全业务的资金管理系统最为合适。
中央结算公司一直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从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的角度出发,也为了配合国家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要求,全力打造出一套将集合债券、票据、同业、理财、衍生品等金融市场相关业务为一体的标准化资金业务管理系统——“中债金联系统”。
《债券》:中债金联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架构是怎样的?
梅世云:中债金联系统的总体目标定位于满足客户资金管理业务的多方面需求,建设一套既融合了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又具有本土化特性,功能全面、过程覆盖、控制风险、有助提高效率的金融机构资金业务管理体系。
中债金联系统在功能方面,立足债券业务,涵盖了现券、回购、公开市场业务等几乎所有债券业务品种,并将逐步扩展至票据、同业、理财、衍生品等金融市场其他资金业务;流程方面,涵盖了资金业务的前台交易、中台风控、后台结算和会计核算全过程;风险控制方面,机构可以依托系统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效率方面,可以有效解放人力,减少手工操作,提高业务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程度。
《债券》:听您刚才的介绍,中债金联系统功能涵盖了银行前、中、后台,那么,这些功能具体是如何实现与运转的?
梅世云:目前每种业务的工作任务都可以在机构内部前、中、后台部门间自动流转,实现了过程的全覆盖和业务数据的共享。为了有效控制风险,系统对权限管理、审批流程设置、持仓管理、风险参数检查、界面要素录入合法性都实现了电子化和参数控制,避免操作的随意性;对余额对账、会计分录的生成、计提和摊销等工作量大、易出错的后台核算相关功能,系统进行自动处理,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风险。
考虑到在资金业务共性原则下各机构自身的特点,中债金联系统功能设计上适当地考虑了灵活性和可配置性。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交易场所和结算模式,个性化设置前、中、后台的岗位功能权限、审批流程、业务限额、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等参数。此外,由于系统实现了电子化和参数化管理,使得机构前、中、后台的协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部门之间甚至部门内部都可以实现异地办公。例如,中台人员可以在千里之外对前台业务的授权、审批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后台人员也可以在另外一个城市完成债券交割和记账,而系统依然能够实现工作任务的实时流转和完整记录。
《债券》:中债金联系统在业务操作及系统功能上具备哪些显著特点?
梅世云:中债金联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融入中央结算公司的各项业务服务。客户无需进行二次开发,就可以不断分享中央结算公司各项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包括以下主要特色:第一,系统率先实现了与中央结算公司系统的直联,债券业务数据从交易商到我公司实现“不落地”处理,客户在系统内部即可进行相关的指令确认、查询、撤销等操作;第二,系统可以自动进行结算指令要素的比对和持仓债券的对账,从而减少手工干预,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第三,依托中央结算公司的资源,客户可以通过直联接口自动获取中债价格产品、债券资料等及时而全面的资讯。第四,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系统运营模式和灵活的收费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中央结算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智囊团,通过系统建设进一步传播科学、先进的资金业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债券》:您刚才提到不同的系统运营模式和收费策略,请问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梅世云:为了满足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要,中债金联系统提供了两种运营服务模式,分别是分散部署、独立运行模式和集中部署、托管运行模式。
分散部署、独立运行模式是指:资金管理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由客户购置并部署在客户本地。客户负责系统的硬件、网络运维,并在中央结算公司的配合与支持下完成系统应用部署及运维。客户通过直联接口机与中央结算公司直联服务器进行通讯,完成直联业务的办理。
集中部署、托管运行模式是指:资金管理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均由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系统硬件集中托管于中央结算公司,由中央结算公司负责系统的硬件运维、应用部署及升级等操作。客户只需在本地部署客户端程序,通过网络专线与置放于中央结算公司的服务器进行通讯,完成业务办理和系统操作。
针对不同的运营模式,我们为客户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方案,并提供了租赁方式便于客户使用系统,使客户在选择产品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灵活的选择适合的服务模式。
《债券》:您在介绍中还提到了专家智囊团,请问智囊团是由哪些专家组成的?他们对系统安全性、稳定性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梅世云:为使系统功能更加贴合国内外金融市场业务的通用、具体规范和市场需求,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理念、经验、技术,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债金联系统根据专业性与权威性相结合、机构代表性与重要性相结合、业务与技术人员相结合、中资机构和外资机构相结合的原则,邀请了来自主管部门、政策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省农信联社、外资银行、投资基金公司等机构的30余名领导和专家,组成了一个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阵容强大的专家委员会,建立了经常性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为系统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指引、业务指导和智力支持。专家智囊团对系统设计、构建提出了许多好的设想与建议,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先进性、专业性、安全性和通用性。专家智囊团的认可也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去年首家客户河北银行的顺利上线运行,标志着中债金联系统在服务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业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事业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期已有许多机构联系,计划、安排采用该系统,完全可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中债金联系统这个平台共同分享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责任编辑:曹向兵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