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放生’缘何成‘杀生’”导写

2013-12-29 00:00:00汪啸波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3年10期

【文题展示】

2012年9月1日上午,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大量死鲶鱼。据了解,这批鲶鱼是前天上午“放生”的,数量约有上千斤。据专家鉴定,被放养的鲇鱼多为人工饲养,不适应什刹海的水体环境,因此大量死亡。

作为佛门慈悲的善举,“放生”长期以来就为许多中国人所热衷。但是,在浮躁的今天,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加上功利驱动,如此“放生”已变得粗暴而又残忍。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评点】

我国的放生习俗历史悠久,业已形成传统,对于唤醒世人的恻隐、仁恕、慈悲之心,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客观上也有利于生态保护。

这个题目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是新闻事件,第二段是事件简析,第三段是作文要求。显然,为了防止学生审题时指向过多,命题者在第二段进行了适度引导。学生如果能抓住体现命题者题旨的关键语句,重点分析“科学指导”“功利驱动”的含义,就可以直抵材料的核心。

【写作指导】

一、要贴着时代读出材料寓意

“功利”即功名利禄,自古以来,在汉语语境中多含贬义。对于普通人而言,从“动物的放生”活动中获取利禄的可能较小,而获取功名则更是希望渺茫。芸芸众生的“动物放生”无非是通过放生消除一点罪恶感,以获取自己心理的平衡。这样的善事,原本不值得我们过多批评。因此,“科学指导”应该是本材料的主旨。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这则材料的最佳角度:善举需要科学指导,爱心需要理性表达。

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这个作文题目的现代意义实在寥寥。文章合为时而作,时代发展到今天,生态危机已经逼得我们不得不正视生态平衡,不得不改变人类唯我独尊的思维模式,以及采掘无度、竭泽而渔的生存方式。

所以,挖掘深度,揭示危害,才是解题的正着。我们据此拓展,可以指出“仅有热情,不讲理性,会酿成大祸;而盲目放生,则极有可能后患无穷”。

例如,龟类一直是放生的热门物种,而巴西龟则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由于其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如果把它“放生”,因为基本没有天敌,很快就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严重威胁本土野生龟及类似物种的生存。目前,巴西龟已经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也已被中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禁止“放生”野外。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2006年,河北兴隆县苗耳洞村,十余名北京放生的人到此放生了数千条蛇,大量的蛇爬进该村,引发村民恐慌。为此,放生者还赔偿了村民四万余元。后来,村里不得不发动40多人组成打蛇队清除蛇患。

经过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日渐富裕的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终于开始反省,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动物?不能只是把它们看成美味佳肴,更应该看成人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生命伴侣。人类锋利的屠刀,如果继续任意挥舞,最终必然杀向自身。

贴着时代去解读材料的意义,立意才会高屋建瓴。

二、要贴着文脉彰显作文思路

名家创作,写法上,十八般武艺都可以使用。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曲中奏雅,还可以卒章显志,闪展腾挪,千变万化,创意无穷。但高考作文与名家作散文不尽相同,它首先是应试之作,特别强调主次清楚、文意连贯、脉络分明。

当然,散文类的文章,本来都有一个贯串始终的思路,体现这个思路的句子就叫做作络句。脉络句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的和隐性的。为了让阅卷老师更容易看清思路,我们提倡使用显性脉络句,让一个个能明确体现材料主旨的句子,出现在文中关键之处,发挥贯通全文的作用。因而,最好能在作文标题上、第一段、文章中间部分、结尾等处,写上观点鲜明、意象生动、文采斐然的显性脉络句。

例如:一位考生在其习作《莫让盲目的善举变“恶举”》中,这样安排他的作文脉络。

开头:“放生”,一个多么美好而又带着善意的词语……(从材料中直接提炼主旨)

第二段:然而,若没有科学指导,一味地只为功利而放生,善举就有可能变“恶举”。

第三段:在北京什刹海……(这样引出材料,倒扣主旨,有新意)

第四段:究竟是什么让一件原本是行善积德的事变成一场葬送数千条生命的悲剧呢?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科学指导……(转入理性的分析,揭示危害)

第五段:再联想到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从中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联系实际,从反面例子中分析其紧迫性)

第六段: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部分地区掀起了一场“崇洋”热……(联系实际,古今中外,适当拓展,揭示其普遍性)

结尾: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忌讳一颗浮躁的心,太过于追求结果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得出结论)

虽然习作的题目,文采稍欠,脉络句的位置也略显单一,但是全文的观点明确,文脉清晰,也是一篇较好的应试作文。

三、要贴着思想进行语言训练

我们都知道,好语言能够让作文加分。可是,怎样培养好的语感?这当然需要广泛阅读,博采众长,逐步积累,另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首先同学们应该认真思考,对这件事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性认识,不妥在何处?危害在哪里?为什么要改变?以及如何去改变?一点一点慢慢分析,理清思路,在思想逐渐成熟之后,再在语言上准确生动地表达。

笔者采取的方式是,在明确了需要表达的思想之后,在课堂上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全体同学体会语言如何表达。比如这则材料:

思想之一:古代人放生是为了救赎,现代人放生是为了心理上的安慰和表演。

语言表达:

1.珍爱生命,不该走过场 (观点明确,语气和缓)

2.切莫欺人又自欺(揭示心理,层层深入)

思想之二:行动上是尊重生命,实际上是不尊重生命。

语言表达:

3.“放生”缘何成“杀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形成鲜明对比,指向精准,“缘何”既文雅又庄重)

4.“慈悲”的凶手(反讽定语,发人深省)

5.“闹剧”如何变“悲剧” (一针见血,概括力强)

思想之三:盲目放生极易破坏生态平衡。

语言表达:

6.当心打开潘多拉魔盒 (比喻形象,显示较广的阅读面)

7.以爱之名的屠杀 (重心把握得好,直指核心)

8.这里的杀戮静悄悄 (化用名句,揭示残酷,描写能力好)

思想之四:放生要讲科学。

语言表达:

9.行善有方,是为真善 (简明准确,直奔主题)

10.爱心当与科学牵手(旗帜鲜明,比喻鲜活)

11.善心如何成善举(心平气和,有长者风度)

以上的这些例子,摘自学生作文和学生课堂即兴发言。作文语言的缺点是缺乏时效,优点是思考的时间较长,考虑相对周全,准确性比较好;课堂语言的缺点是略显粗糙,优点是富有现场感,全员参与程度高,感染力强。从上述例句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同学们思想深度的变化。而且,这些句式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切入角度精准、恰当,情感随着思想的变化而波澜起伏,既生动,又形象。

批判类时评的语言,不应一味追求犀利,庄重宽容,分寸得当,修辞多样,又具有文化底蕴,应该成为我们的最终标准。以商讨的语气探讨人生社会,同学们也会更易接受。

贴着思想进行语言训练,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