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让孩子对计算机编程像搭积木一样容易上手,让计算机编程不再高深莫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作品,如打地鼠、大鱼吃小鱼、走迷宫等都能在Scratch里实现,Scratch正逐步走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然而,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教学更有效?如何传递作品中蕴含的编程思想?如何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这些都是在Scratch案例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Scratch作品的诞生好比是完成一部影视作品。在Scratch程序窗口中恰好也非常形象地为我们提供了类似于拍电影一样的指令(道具)、舞台(外景)、角色(演员)、脚本等区域。众所周知,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还需要编剧、导演、演员等一个团队的合作,在Scratch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师生间相互协作,共同在学习探究中创造精彩。下面就谈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 争当编剧,激发创意
编剧是决定作品内涵的,目的是写出案例作品的剧本,包括角色、游戏规则等的文字说明。在教学中,一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自编一个剧本给学生,也起到示范的作用,而更多的则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作品的一些规则及玩法,在集体的智慧下形成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作品剧本。例如,一个简单的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中,学生能想出很多种不同的玩法:设计不同种类的小鱼,得到不同的积分;设计不同种类的大鱼,分别吃比它弱的小鱼;大鱼吃了一定数量的小鱼后再变大等。再如,走迷宫可以从迷宫图本身的设计及障碍的设置,从易到难设计成闯关游戏。学生所描述出的这些想法都是闪光的,可贵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平时玩游戏时是不能去改变游戏规则的,而现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实现。乔布斯的苹果时代源于将别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变为了现实。在这些主题作品剧本的编写过程中,学生的眼里总是充满着无比的兴奋与期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源于被激发的想象与创新的思维。
● 学做导演,表达思维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目的是完成案例作品的脚本搭建。在实现作品想法的过程中,关键是分析出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在程序设计中,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来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算法的工具。在教学之初,涉及的脚本都比较简单,再加上模块化、可视化的脚本结构也很清晰地呈现了程序执行的流程,因此会觉得用流程图来分析显得有点多余,也就往往会忽视渗透流程图的学习,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学生面对稍复杂的程序进行描述时就会遇到表达与思维的障碍。在描述时,会感觉学生对着脚本无从说起,即使说了,语言的组织也是没有规范,思维的反应也是缺乏条理性与逻辑性。善于表达,善于交流,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在编程中,流程图无疑是一个用于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是学生对作品表达的一个思维导图。流程图的建立离不开剧本,对剧本再分析,分析出要创建什么样的舞台,有哪些角色、给这些角色分别要设计哪些动作,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将剧本转化为流程图表达出来,同时学生大脑中也建立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规划的制作思路,有了清晰的思路,脚本的搭建也就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完成导演任务的过程正传递了作品蕴含的编程思想,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将自己的思维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的习惯。
● 当好演员,展示智慧
演员是诠释作品的主角,目的是要将案例作品的脚本设计更优化。学生进行脚本搭建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中学”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一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指令来达到设计的效果,如学会让小鸟移动了,能不能让它扇动翅膀,真正飞起来呢?引入“下一造型”的指令,并应用这一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设计角色并形成连续的动画效果。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指令与方法去实现脚本来提高应用技能。例如,两个重复执行的内容放在一起重复一段程序或分开重复两段程序,都点绿旗开始执行,因为计算机执行程序的速度很快,所以在运行效果上看不出区别,但从程序结构思想来分析,一个是并发执行的,一个是顺序执行的,让学生初步认知程序结构,体会编程的严谨性。在实现作品的最优效果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在不断的生成、生长。
● 做回观众,评价提高
观众是作品的使用者,目的是对案例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交流中,学生不仅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而且还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作品中的一些漏洞,进一步完善程序。作品在进行分析设计时往往感觉思路是完美的,但有些问题常不在预料之中。例如,在制作打地鼠的作品中,出现了打中一次小地鼠后的重复计分与隐藏也计分的问题,这不是在导演时就能想到的。发现问题,追根溯源,共同分析原因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许多问题的出现不仅跟计算机的硬件有关,而且与各角色之间动作的设计也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有全局观念;也让学生明白,一个优秀的作品的诞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经过反复地调试才能成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程序的不断调试与完善,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从无序到有序,从肤浅到深刻,更透彻地去理解一些编程的思想方法。
以上是完成一个Scratch案例作品不可缺少的四个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表达的全过程。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地去实施,让学生不是简单去模仿一个案例,而是有思想、有方法地去完成一个作品。教师永远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让学生成为智慧高手,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