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浙东第一名儒。据史载,其文章“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并被社会公认为“天下文章第一”。
一、建文朝出现了宽松和谐的政治局面,方孝孺视建文帝为难得明君,是实现理想的寄托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兴起大狱,冤案累累,全国政治气氛恐怖而凝重。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是朱元璋所造冤案的牺牲品——明洪武8年(1375年),方克勤任山东济宁府知府,有人诬陷他盗用官库木炭、芦苇两百斤,因这点事,方克勤就被革职投入监狱,第二年即将被释放时又遇“空印案”事发,方克勤又遭牵连,10月被杀害于南京。
明洪武31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因太子早逝,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一登基就着手实行“宽刑省狱”的政策,下诏平反冤假错案,使许多受冤假错案牵连的官员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和自由,发配边疆服苦役的官员及其家属也得以回到家乡。方克勤也得到了平反。朱元璋时监狱人满为患,建文帝时服刑人数减少了一大半,这一仁政得到了朝廷和民间的广泛赞誉。
建文帝非常欣赏方孝孺的才学,登位不久,即将他从地方召回朝廷,封为侍讲学士,并委与重任,经常与其商讨治国方略。在方孝孺的竭力辅佐下,建文帝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例如:因为江浙士绅曾依附张士诚,朱元璋就规定江浙地区赋税要特别重,还规定户部尚书及户部官员不准由浙江人担任;又实行“重武轻文”——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是正二品。建文帝则取消了对江浙的苛政和对浙江人任职的限制,又让文武官员平等,将六部尚书提为正一品……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建文朝出现了宽松和谐的政治局面,文臣不再担心出现一言获罪,全家遭殃的可怕局面,敢于对朝政表达意见,方孝孺则视建文帝为难得明君,是实现理想的寄托。
二、令朱棣没有想到的是:建文朝四品以上的官员两千多人,投降朱棣的官员只有20余人,只占1%
建文2年(1399年),分封在北方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发起“靖难之役”,举兵夺位。建文帝为平定“燕王之乱”而颁发的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5年(1402年),叛军攻入首都南京,朱棣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城破后,方孝孺被下狱。
朱棣对方孝孺早有所闻。他从北方举兵发难时,其心腹谋士姚广孝特地提出一个请求说:“南京城破之日,彼(方孝孺)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当时,朱棣表示同意。夺位后他也打算起用方孝孺,让他起草即位诏书。他深知,他的夺位之举,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乃“大逆不道”,如果能利用“天下文章第一”的方孝孺来起草其即位诏书,把这一切说成是应天顺人之举,对收揽人心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于是,他多次派人到狱中劝降,但均遭方孝孺严词拒绝。
朱棣无奈,只得亲自召见方孝孺,欲劝其审时度势,改变立场。不料,被强迫而来的方孝孺一身丧服,悲恸声响彻大殿,痛悼建文帝。朱棣当时有所克制,走下座榻以带有慰问的口吻说:“先生不要自苦,我只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厉声问:“成王安在?”朱棣说:“彼自焚死。”方孝孺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赖长君。”方孝孺问:“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此朕家事。”朱棣叫左右将纸和笔交给方孝孺,说:“诏告天下,非先生起草不可。”方孝孺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威胁说:“独不畏诛九族乎?”方孝孺回答:“便十族,奈我何?”朱棣继续强迫他草诏,他拿过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朱棣无计可施,遂将他再次投入监狱。
朱棣虽登上皇位,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建文朝文武百官在大势已去的逆境中,依然不屈膝投降。朱棣是个集枭雄与流氓于一身的人物,用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来杀害建文帝旧臣,侮辱他们的妻女,但并不能令他们屈服,全都英勇悲壮地死去。有史学家作过统计,建文朝四品以上的官员两千多人,投降朱棣的官员只有20余人,只占1%。
三、骨头最硬、受刑最烈的是方孝孺,朱棣丧心病狂地将其九族诛尽,将方孝孺的学生、朋友亦算作“一族”,皆诛于市,行刑七天才结束,被杀873人
在这么多死难大臣中,骨头最硬、受刑最烈的是方孝孺。为了逼迫方孝孺就范,朱棣下旨令锦衣卫把方孝孺老家浙江宁海县上方溪村紧紧包围,方姓人氏约有400多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押到南京。朱棣以此威胁:如不草诏,就将其所有亲属当场杀戮。方孝孺自身已饱受“抉吻剔舌”等酷刑,面对威胁仍毫不动摇,决不屈服。狂怒的朱棣丧心病狂地将其九族诛尽。诛九族已是骇人听闻,朱棣为了凑足“十族”,便将方孝孺的学生、朋友亦算作“一族”,皆诛于市,行刑七天才结束,被杀873人。方孝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先已自杀,其两个女儿被押过秦淮河时投水而死,最后被杀的是方孝孺,被五马分尸。朱棣一手制造的这场血腥杀戮,堪称中国历史之最。
方孝孺被诛十族后,无论是历朝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对这位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怀着极大的敬意,都不愿意看到忠臣绝后,断了香火,不愿看到朱棣诛十族暴行完全得逞,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方孝孺后裔没有被斩尽杀绝、隐姓埋名、流落四方的传说,还有许多人挺身而出,自称就是方孝孺的多少代子孙。
这些传说是对方孝孺的敬意,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其实方孝孺并没有留下后裔,最有力的证据便是明史记载。《明史》的主要编撰万斯同、万斯大等与方孝孺系浙江同乡,深深钦佩方孝孺,对他怀有极大的敬意,编撰的《方克勤传》、《方孝孺传》特别详尽,如有后裔是件告慰方孝孺在天之灵的大好事,一定会记载下来,不可能漏掉。但令人稍感慰籍的是:据《明史》载,方孝孺家族留下一个堂弟方孝复,乃方克勤弟弟方克家之子,他因朱元璋时请求减去信国公汤和所加宁海县赋税而获罪,谪戌广西庆远卫,以军籍获免,方孝复子方琬,后亦得释为民。庆远卫即今宜州市庆远镇,当时是个人烟稀少、十分闭塞的荒芜之地,山高皇帝远,方孝复才侥幸活了下来,方家才总算没有绝种,今天所说的方孝孺后裔很可能就是方孝复的后裔。
中华民族历来对忠义之士都怀有传统的敬仰之情。600多年来,方孝孺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和敬仰,被认为是天地间一股永不磨灭的正气。上个世纪30年代,“骨头是最硬的”鲁迅先生,在为“左联五烈士”遇难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在忆及柔石烈士时写道:“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南京雨花台,是埋葬忠义之士的地方,2002年,方孝孺这位历史名人的古墓得以在此修复,供后人参观、缅怀、凭吊,颇令人欣慰。
人,总归是要有点信仰、有点正气、有点骨气的,否则何以称之为人?方孝孺虽然是封建时代的一位知识分子,但他在“为人”上的确给后人竖起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