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拥抱文化创意产业

2013-12-29 00:00:00王上嘉
出版广角 2013年17期

国家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好的政策和鼓励措施,出版业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取得发展,需要在充分利用利好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以满足多样性文化需求为基点,以出版创意化为核心,以积极采用最新高科技为契机,以重视版权保护为落脚点,实现出版业的转型与升级。

文化产业发展到“创意”时代,必然会产生一种新型产业业态,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积极主动地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及要求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出版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时代,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出版物的制作当然离不开创意的支撑。在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寻求出版业发展之路,是当下出版人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观点,不同国家和地区依据都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

分析表1中各种不同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表述,可以发现虽然每种提法在侧重点上有差异,但在几个核心点上却有共通之处。这几个点分别为:创造性、文化性、科技性、版权性、融合性。

笔者总结上述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多样性审美文化需求刺激、高新技术推动、产业不断融合的冲击下,简单复制的文化工业向新兴产业形态转变的结果,它突出创意与创新,以原创性的知识产权为价值取向的核心,为受众提供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是一个财富附加值高,就业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

出版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

1. 从文化创意产业外延看与出版业的关系

早在1998年,英国就最对创业产业进行了最早的定义,该定义认定的创意产业包括广告、电影、出版等行业。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则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9大类。我国台湾地区则认为出版业、视觉艺术业等13个行业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基本上都把出版业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从这些不同地区对于文化创业产业的外延来看,出版业都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新闻出版,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等四大行业取了较大的发展。

2. 出版业集中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特性

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的行业特性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性。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以下五个突出特性,出版业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体现。

(1)重文化性,具备一定审美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指的是心灵、精神、观念上的满足。其产品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形式、感觉与体验方面。出版业打造的出版物,对于提高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作用。

文化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明显属性,文化、艺术及其精神的驱动是整个产业不竭的动力,这与出版业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2)创意是整个产业的核心

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特定的内涵,与一般经济要素不同,它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属于非物质经济要素,当其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要素后,就能转变现在出版业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出版业的友好式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出版业需要十足的创意和无限的灵感,其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就是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

创意一般情况下以人的满意度为价值逻辑,通过满足个体关于幸福快乐、感情愉悦的需求,进而实现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出版业正是在这一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内在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和出版业都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及人的“创造性”,强调个体人的智慧、才能在产业中的推动作用,认为人的创造力是产业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

出版行业是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担负着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创新是维持其持续发展的保证。一个出版企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因循守旧,亦步亦趋,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3) 重视高科技在其中的运用

文化创意领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将高新科技纳入与行业结合,促使创意产业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当下,很多人的投资重点已经从传统的文化创意领域,转移到了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这一领域上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高科技特性。

高知识性以及高附加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特点,其飞速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随着高科技的渗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形势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提高需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做有力支撑,文化与科技的相互支持,双向交流地彼此促进,能很好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双赢发展。

出版产业与高新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

(4)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和走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贯穿了知识产权保护,同样,版权保护对出版业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中受版权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图书、音乐、电影、艺术品、工艺品、动漫、网游、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我国早已加入《伯尔尼公约》,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十三项财产性权利,同时还享有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这四项人身权利。

(5)重视跨界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就要做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要将文化、技术、商贸结合起来,将其融合,从而形成具有新型属性的产业形态。

出版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创意策划、技术制作等多个生态系统的共同写作,这样才能形成完整、有机的产业链,因而本行业的发展都能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从而辐射到社会的多个方面。

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特性。为了迎合当下的发展趋势,出版业的发展之道就应契合以上特性,实现产业升级,真正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在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探讨出版业发展之道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的飞速发展,促发了国家给予了多种利好条件,出版业想要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应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突破,主动去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提高出版业审美文化价值

出版物阅读作为个性化文化需求与情感体验,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所以为了满足不同种类的需求,出版业从业者应注意用户的心理状态,照顾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出版业的任务包括满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多样性审美文化需求以及进行正确的审美文化消费引导,只要出版者从这几方面寻找商机,就能实现审美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重视创意与出版融合

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的核心为“创意为王”,这是出版业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规模较小的限制,而是内在品质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问题。原创太少,跟风以及重复出版等行业通病严重,同质化竞争激烈,这些都刺激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创意出版。创意出版其核心就是创意,没有创意的出版,就如同失去了灵魂,无任何价值可言。

作为出版人,需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未来的出版人,他的工作不再停留于单一层面,他应该具有综合、整体、全方位的能力。

把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就要在内容出版的模式上有所突破,转变内容出版这一单一模式,将其发展为内容制作。出版者的身份也从原先单一内容出版商,演变为多元任务的内容制作商、内容提供商。出版业要通过完整产业链的积极打造,建成以内容创意为核心,不断向相关领域辐射的发展模式,形成创意形象和创意理念的多级、多角度开发,从而获取多次利润。

3. 加强科技与出版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出版产业当前要在与数字技术等科技融合的基础上,催生和创新业态,提高“三化”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出版业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已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技术提供商和新媒体的挑战让出版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

4. 加强版权保护,拓展版权输出

版权保护对于出版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重视版权保护,市场秩序以及经济规律才会得到保证,市场才能保证持久繁荣。

和其他版权输出大国相比,我国的版权输出积累还远远不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实力弱、规模小、语言阻碍、国际化程度低等。对此,出版单位要有长远规划,对部分拟输出出版物做一个整体策划和定位,在组稿阶段就狠抓版权输出的意识和概念,重视内容的选择和表述方式,进一步突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障碍,加快出版“走出去”的步伐。

5. 增强多种产业的融合,寻求多远发展

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版形式、产品类型多元化成为可能和趋势。出版业要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这一发展目标,通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来延长出版物的生命周期。

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多媒体经营战略是当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版企业应积极带入新型媒体,促发媒介融合,促进形成新型产业链,使出版业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向现代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完成出版业的顺利转型。

此外,国内的出版媒介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行业等方面的融合均已有一定发展,但某些环节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一些关系还待理顺。出版媒介的融合若要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政策、技术和市场三方力量的推动以及整个媒介产业的发展。作为媒介的一支,出版媒介的融合必将对整个媒介融合产生借鉴或促进作用,而媒介融合也将会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兴战略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国家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好的政策和鼓励措施,出版业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取得发展,需要在充分利用利好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以满足多样性文化需求为基点,以出版创意化为核心,以积极采用最新高科技为契机,以重视版权保护为落脚点,实现出版业的转型与升级。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