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事业之外

2013-12-29 00:00:00半夏
出版广角 2013年20期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说,一个作家的问题是当他献身于这种最为光荣的事业的时候,他还得养活自己。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他得找点儿别的路子来养活自己。

有运气成为职业作家的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只能单纯靠写作收入生活的作家会发现,他们生活在真正的贫困里。所以更多作家即便成名也并没有为了写作放弃他们原来的工作。写了《荒原》的英国诗人艾略特不喜欢他在劳埃德银行的工作,但他更不喜欢缺吃少穿的日子。业余写作的弗朗茨·卡夫卡,也不会对所从事的保险经纪有多大兴趣,这位奥地利犹太商人的长子,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写作。而在本土相当知名的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是一位内科大夫,他曾说过:医学是我的妻子,而文学,是情妇。

说到妻子,的确有作家是靠配偶养活的,美国的统计显示,全职作家们享受的家庭收入三倍于他们的写作收入。所以,一个人真的可以爱上一个正确的人。拜伦勋爵不愿意为了钱而工作,但是为了钱结婚没有问题。

当然,更优质的生活费,是像弗吉尼亚·伍尔芙那样,从故去的姑妈那里继承遗产,每年500英镑的收入在她的时代是相当可观的。作为欧洲女权运动的先驱,伍尔芙毫不讳言,这份遗产收入,比为妇女争取立法委员的选举权重要多了。

也许伟大或者未必伟大的作品都需要专心的写作,但以作家的名义领一份薪水,终究是稀缺的资源,而且这份薪水是否能够保证所谓的专心,也是不够确定的。所以,高质量的文字也许要靠文字之外的经济保障来支撑。不是所有人都有运气爱上正确的人,或者邂逅从天而降的遗产,所以契诃夫才会将大夫的职业引为登堂入室的老婆,而写作只配去作边缘色彩浓郁的小三。

著有《喧哗与骚动》和《闯入者》的威廉·福克纳,曾在密西西比大学邮政局担任局长,他把邮局的办公室称做阅读室。后来他被解雇。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以“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写了《红字》的霍桑想谋得一个邮政局长的职位没有成功,转而去了海关。《白鲸》的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从事过各种工作,甚至包括在夏威夷的保龄球馆打工。后来他在海关副检察官的职位上做了19年。泰迪·罗斯福总统也将诗人埃德文·阿灵顿·罗宾逊安置在了纽约海关,这位诗人曾经三次获得普利策奖。沃特·惠特曼丢了内务部印度事务办公室职员的工作,转身又谋了个司法部长办公室的新差事,他被解雇的消息还为他的《草叶集》起到了意外的推介作用。

诚然,喜欢闲散公职绝非美国作家独享。古罗马抒情诗人贺瑞斯拒绝接受奥古斯都皇帝私人秘书的职位,却去做了讨厌的税收工作,这样的选择或许是因为前者的工作要求太高,远不及后者轻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写了《鲁滨逊漂流记》的丹尼尔·笛福,都曾在税务部门工作。

被称为英语文学传统奠基人,著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杰弗里·乔叟,以公务员为业维持生活。他担任过肯特郡的治安法官、外交代表、皇家海关及特别津贴的管理员,皇家事务办事员,以及国会议员。一位叫亨利·贝勒的人在拿破仑军队的后勤部门供职,还当上了皇室家具的检察官。这人的笔名叫做司汤达,《红与黑》便是他写的名著。英国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爱德华·吉本也是国会议员,又是贸易大臣。当然还有更著名的,以《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而享誉的约翰·冯·歌德,被奥古斯特公爵委任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管理军事、交通等工作,最后担任公国的司库,也就是财政部长。

福克纳局长在办公室自在读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相比之下,在英美这些打官司处于高密度的社会,法律行业对作家而言,是更有持续性的优质行业。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亨利·菲尔丁,以《汤姆·琼斯》名世,他当过出庭律师、地方法官、地方治安官。更近的例子是约翰·格里沙姆,这位律师出身的美国作家,作品多以法律为主题,许多著名的影视作品,像《杀戮时刻》《塘鹅暗杀令》《失控的陪审团》等,均出自他手。

一位外国的历史学家犀利地指出:看来许多人认为没本事干别的工作养活自己就是能够做政府工作的首要条件。这话够尖刻,不过没本事养活自己,倒不妨看做是甘心挣扎于写作的作家的经典定义。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也似乎成为他们的宿命。至于写作是否真如史蒂文斯所说乃最为光荣的事业,反而令人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