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2013-12-29 00:00:00
当代农村财经 2013年11期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坚持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有:

有序流转农村土地,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夯实基础。泰兴市大力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氛围,加强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制定完善区域土地流转价格增长机制,土地流转价格与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联动,使土地流转价格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时,加强对流转后土地使用主体的监管和服务,通过收取合理的保证金、复垦费,政策扶持等方式,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注入活力。一是多措并举,提高良种供应质量。强化关键技术控制,提高种子质量;建立质量追溯制度,构建全程种植质量责任体系;实行品种推介,严格品种管理,打击扰乱种子市场秩序的侵权行为。二是强化措施,扩大育供秧面积。通过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提高育供秧水平。三是项目带动,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四是搭建平台,促进科技进村入户。通过科技入户、集中培训、科普宣传、专家蹲点及技术人员挂钩等方式,使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

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搭建平台。泰兴市政府积极协调农经、农业、工商、税务、土地、供电部门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技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机械植保能手牵头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开展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大多数合作社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植保、统一机收割、统一技术指导,部分合作社还实行了粮食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服务。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供支撑。培育引进科技型、“公司+农户”型、精深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粮食规模生产、加工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企业群,培植农业产业化新的增长点;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粮食贮藏、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合理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和农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优质弱筋小麦、优质稻米等产业为主体的小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增加本级财政投入。2012年,泰兴市财政专项投入粮食生产、小农场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中心建设、秸秆全量还田及综合利用、新型农机具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商品有机肥配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等专项资金2580万元。

(江苏省泰兴市财政局 蔡协庆 吉学春 李政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