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财政服务基层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2013-12-29 00:00:00富丽丽
当代农村财经 2013年11期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特别是与“三农”息息相关的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政策,对政策的执行者——基层财政干部和农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着力构建财政基层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各项财政政策。结合3年来开展培训工作的实际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形成“统筹规划、职责明确、协同配合、规范高效”的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组织管理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保证培训工作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财政基层培训各项任务和要求的落实。

2.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基层培训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承担的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培训工作格局。

3.明确目标规划。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上,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保障到位。按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规划和相关规定,逐步探索建立持证上岗和在岗定期培训的机制;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逐步建立村干部参加财政支农政策和村级财务管理培训的制度;要把乡镇财政干部每年集中轮训一遍,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还要根据财政工作的需要,及时开展日常业务培训。

(二)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不断创新,培训考核评价更加完善的培训运行机制。

1.加强调研和督导。要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基层培训工作指导的重要手段。

2.丰富培训内容。要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针对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基层财政资金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确定培训内容。

3.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干部实际的教育培训方法。灵活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形式。

4.规范考核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培训考核评价力度。对培训的前期准备过程(培训需求调研、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实施过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培训师资、组织管理、后勤保障等)和培训实施效果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过程量化考核评估,达到以评促训的目标。

5.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运用远程管理系统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数据管理。做到保证专人负责,认真核实上报数据并及时更新,努力做到网上数据与实际数据同步、相符,能真实体现实际培训进度,保证基层培训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善性,努力提高财政基层培训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形成师资队伍健全,培训经费稳定增长的培训保障机制。

1.强化师资建设。要立足长远,高度重视基层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为师的原则,吸纳专家学者、有经验的基层教师等,形成稳定的骨干师资队伍。

2.深化教学研究。通过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探索开展基层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经费保障。要高度重视专项培训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推进宣传交流。基层培训涉及多部门、多岗位、多层次,健全的通讯网络、通畅的信息交流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基层培训工作的宣传交流,及时报送基层培训相关信息,及时总结归纳、宣传交流基层培训工作经验。

5.注重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培训管理者队伍。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会计管理局)

责任编辑:汤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