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乡村教育启示

2013-12-29 00:00:00尹凝瑶
农家书屋 2013年11期

俄罗斯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出访的首个国家,近日它也成为国内甚至国际关注的焦点。在地域辽阔的俄罗斯,农村学校资源分散、经费不足、校舍老化、设施陈旧、优质师资缺乏……这些问题同样一度是其教育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俄罗斯各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始于学前教育的差异在其后各教育阶段逐渐固化,直接影响社会公平。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开始了农村学校结构改革及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探索。

俄罗斯国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差异大,加之上世纪末大幅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区域间、城乡间差异呈扩大之势。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除了父母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经济收入以外,地域分布也是影响优质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生活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这直接影响农村青年的社会流动性以及社会公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促进优质教育的普及成为当前俄罗斯教育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是教育大国,重视教育,教育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每万人大学生人数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位居第三位,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高。在现阶段,俄罗斯教育类型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级基础教育(1~4年级)、基本基础教育(5~9年级)、完全基础教育(10~11年级)。专业教育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专业教育。俄罗斯教育行政管理分为联邦中央、地区与地市三个层次,并严格界定了不同层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

按照俄罗斯现行体制,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工资、建设和维护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受社会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影响,俄罗斯农村教育一度陷入困境。

俄罗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至2008学年,俄罗斯中小学校总数为5.73万所,其中农村学校3.63万所,占总数近2/3,但农村学生人数只占俄罗斯中小学学生总数不到1/3。在农村地区,分布着许多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低于10人的学校就有6000所。虽然俄罗斯农村学生生均支出是城市学生的两倍以上,但是由于学校分布松散,有限的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1/3以上农村学校的校舍属危旧校舍。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为了维持学校运作,教师数量只好尽可能压缩,农村学校教师常常需要一人同时教几个年级的学生、教授多门课程。俄罗斯城乡教师学历水平大体相当,但是,城市学校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15%,而农村学校只有3.5%。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问题严重,近半数教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龄或在超龄“服役”。许多年轻教师认为农村地区“生活艰苦、待遇不合理”,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只占农村教师总数的9.2%。

经费、学校设备、师资力量薄弱,加之通讯、交通设施不同程度缺失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偏低。这种差距始于学前教育阶段,并在以后各教育阶段固化。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俄罗斯高等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比例低于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构想》,本着“集中与合作”的原则,对分布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系统进行结构性调整试验,创建符合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多样化农村学校模式。

2006年,俄罗斯开始实施旨在改善民生的oFy4p1Uy/XCZ+7Ktu7Wubw==《国家规划》,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关注。《国家规划》改变了过去平均划拨资金的传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将资金分配给获胜的学校和教师,并且在竞赛中向农村学校和教师倾斜。

2010年,俄罗斯正式启动“我们的新学校”国家教育重点工程,这是俄罗斯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展开的积极探索。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长富尔先科说,“我们的新学校”工程的任务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增强学生体质,发挥教师潜力,推广培养有才华学生的制度。

工程针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缺少高水平教师和必要教学设施的现状,俄罗斯政府积极提倡学校间建立网络协作关系,建立资源中心和资源共享型学校,使其周边农村地区的小学成为资源中心的分校,学生每周数次到资源中心学习部分课程。资源中心还为周围农村学校提供心理咨询、编制教学计划、协调教育教学过程等服务,为学生深入和多样化学习创造条件。另一种新型学校是基地型学校。

具体做法是,选取有现代教学设备、体育设施和高水平教师的农村完全中学,将其改建为基地学校,提供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体育、艺术、文化、语言、手工艺等补充教育。基地学校班级容量正常,每个年级保证有两个平行班,居住地距离学校5至10公里的高年级学生每天坐校车到基地学校学习。

为了解决学生往返于家庭和资源中心、基地学校的交通问题,俄罗斯还制定了“农村校车计划”。“农村校车计划”由联邦政府与联邦主体共同投资,但是所有在《国家规划》框架内购置的校车都归联邦主体所有,由联邦主体自主划分到各个学校。从2006年至2008年,联邦预算中为实施“农村校车计划”共投入30亿卢布,购置了4800辆校车,从联邦主体预算中划拨的配套资金共购置5000辆校车。这种校车设计充分考虑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残障学生的需要。“农村校车计划”的落实使13.6万以上的农村学生受益,其中大部分是高年级学生。

为了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老化、配套不全问题,俄罗斯尝试建立“移动实验室”。装备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备的校车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抵达边远村落,为开展相关科目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在《俄罗斯联邦教育体系信息化》框架内,所有的农村学校均获得电脑设备和用于教学的电子出版物、教学设备。2006年至2008年间,在各联邦主体参与下,俄罗斯联邦政府共添置4.5万套教学视听设备,以满足农村基地学校教学基本需求。目前,农村学校83%的计算机用于教学,37%的农村学校可以上网,与城市学校不相上下。向农村学校提供计算机和软件保障的计划仍在继续。在资金不足情况下,优先满足基地学校的教学需求。尽管远程教学不能取代教师,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水平的不足。

虽然俄罗斯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但是建立寄宿制学校一直被认为是在其他措施都无法实施情况下的最后选择。在学校结构调整过程中,小学无论在校人数多少均予以保留,其初衷就是要使低年级学生“留在母亲身边”,在家庭中成长。学生人数超过40人的初中必须保留,少于40人的初中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重组。重组后的初中可以在其他居民点开设分校,甚至可以实施学前教育和补充教育。调整后的高中可以为附近居民点的小学毕业生提供初中前两年的教育,也可以建立包括临近村落的小学和初中在内的区域性学校联合体。

俄罗斯农村教育问题已超出教育领域,成为一个关系社会公平与维系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如果改革措施仅触及教育管理层面,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试验中,部门配合、共同行动是主要特征。除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外,俄罗斯农业部、交通部、通讯部、文化部、青年事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都参加了这项试验。俄罗斯政府尝试通过多部门合作,协调联邦、地区以及市一级力量共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措施也有所不同。比如,由于校车计划的实施,有些地区制定并实施了“通向学校之路计划”,修整或建设通向基地学校的道路以及停车场。由于修建道路难度大,亚拉斯拉夫州则以建立强大的现代化互联网中心,发展远程教育为主要措施。

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资金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鉴于俄罗斯中小学校的投资主要来自于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可能无法提供落实上述措施的资金,联邦政府设立了一些专门项目,通过专项拨款帮助学校购置电脑、校车。

在俄罗斯,农村教育问题长期存在,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俄罗斯政府十分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从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试验,到《国家规划》,再到“我们的新学校”,俄罗斯在规划和实施农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将农村教育改革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将农村教育视为农村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育现代化对农村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农村学校对农村地区的文化辐射和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在教育系统内部主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区域性学校联合体,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