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无形

2013-12-29 00:00:00云溪子
农家书屋 2013年11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在世上,人与人之间就免不了发生种种联系。人长着使自己成为万物之灵的脑瓜。既有联系,就会对他人产生认识,进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出一个评价。

无标准则无评价,既有评价,当然就有一个标准。不同的评价体系,有不同的标准。选举,有入选的标准;干部考核,有考核的标准。在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对他人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吾以为是评价者自己。起码,这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标准。此说似乎有几分怪诞。然而,却是吾在几十年的人生中,慢慢体悟到的。

一个人,在众多的交往者中,与有些人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与有些人办完了事儿,联系也就断了;与有些人产生了芥蒂,甚至反感。这是为何?如果排除掉种种利害关系(其实,有许多交往是不涉及利害的),那就是因为此人用“自我”这个标准对他人作出了评价,进而作出了选择。民间有种说法:“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这种说法虽然粗俗了些,却说出了人以类聚的道理。人以类聚,即是说类我者聚之。评价选择的标准是“自我”。仔细想想与吾交往密者,或与吾人生观、价值观相似,或为人处事原则相近,或性格相投,或爱好相同。无论因何,都没有离开“我”这个标准。

学校的老师,虽说应该有教无类,但在感情上对学生总是有些远近的。之所以如此,除去成绩优劣、模样儿俊丑之类的原因外,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是否“类我”。老师性格外向,自然喜欢活泼的学生,对那种三天不说两句话的闷葫芦,怎么看得上眼呢!相反,如果老师性格内向,就会喜欢那些稳稳重重、小大人儿似的学生,对那些活蹦乱跳、“疯疯癫癫”的孩子,恐怕就很难爱得起来。

父母对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儿女,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手心手背都是肉,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亲疏的。可是,父母往往与某个孩子更近些,何也?更“类我”矣。父母办事严谨认真、生活上干净利索,自然更喜欢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衣服干干净净的孩子,对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孩子就会不满意。父母生性活泼,对活泼的孩子自然更喜欢些,看着孩子说说笑笑、蹦蹦跳跳,乐不打一处来。对内向的孩子,就有些看不惯:三脚踢不出一个屁,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反之,老成持重的父母,会更喜欢内向的孩子。看着孩子打打闹闹,气不打一处来:成天疯疯癫癫,哪像个人样儿!

呜呼!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是以“自我”为尺度的,用这把尺子度量他人,甚至要求他人类我,按自己的面貌“复制”学生和孩子。人们这样做,几乎是不自觉的,甚至常常发生在潜意识中。故吾以为,这似乎乃人之天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吾又见到,这样作为的结果,并不全善,常常产生许多不快,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有一个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学习成绩尚好,对人也彬彬有礼。但是,自己爱吃吃喝喝,便喜欢与一班酒肉朋友往来。其父母均为知识分子,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不但常给他讲道理,而且有意识地让他与另一类同学交往。可这个孩子仍坚持选择与类我者聚,悲剧终于发生了:高考录取通知与劳教通知几乎同时到达。因无钱吃喝,他们几个便入室盗窃了。

有一位同志,天资聪颖,知识渊博,文笔流畅,工作十分投入,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这样一位好同志,却与大家相处得不大融洽,有些人甚至对他敬而远之。吾颇觉奇怪,便请教一位知情者。知情者曰:“此君失之于待人不够宽厚。”吾问:“这话怎讲?”答曰:“求人人皆似我矣。汝若为贤者,便用贤者的标准去衡量、要求众人,岂不近乎苛刻乎?”吾默然。

吾与儿子相处是好的,可也有激烈争执的时候。吾以为大谬不然的东西,他们居然奉若真理。而他们津津乐道的事情,吾却实在有点不屑一顾。吾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当年我们……”他们常说的是:“如今时代变了。” 我们都以为自己占有真理,被对方的不可理喻气得七窍生烟。待冷静下来吾仔细想想,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不同。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好恶、认识为评价标准的。吾与儿子,近古稀对近不惑,年龄差得远矣;人生经历不可同日而语;成长环境与所受教育几乎迥异;已退休与正在创业,对过去、未来的感受、追求南辕北辙……如此种种,吾与儿子差异大矣。以差异如此之大的“自我”作标准去衡量、要求对方,焉有不硝烟滚滚之理!

既然以“自我”为标准几近人的天性,无可厚非,那么为什么又常常会产生不良后果呢?吾曾经为此大惑不解。苦苦地想来想去,似乎见到了一点光亮。

先校正“尺子”,以善度人。以“自我”为标准,即是以自己为尺子,度量他人与事物。既如此,尺子准确与否,度量的结果会大不相同。尺长,会将他人、他物缩小;尺短,则会将他人他物放大。己善,会以善为准;己恶,则会以恶度人。故己欲劝善、欲使自己成为一把“良尺”,则需先善己,对自己这把尺子先作一番校正。校正自己当然不能以自己为准,那以什么为准呢?吾以为,社会倡导的美德,优良传统,人们崇敬的先哲今贤,身边的长者君子,都可以作为校正自己的“准星”。己善,既可善行,远离恶丑;又可以善度人,以善者为伍;亦可以善治世,建功立业。如此,善莫大焉!

勿求人人皆似我,求同存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人乎?人较树叶复杂万分。张三之所以为张三而非李四,人亿万之众而能分别,皆因人与人不全同矣。人既不全同,而汝欲求他人皆似我,可得乎?不但不可得,且难辞“苛求人”之咎。故吾以为,于人于事,以我为准可矣,但需求大同存小异,对不类我者多一些宽容,切不可党同伐异。

自以为是,也自以为非。“自以为是”,在众人心中是一个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贬的色彩很明显。这种解释符合大家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不”正确,事事处处听别人的意见,那又会怎么样呢?古人说过“疑行无成”。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包括饮食起居、举手投足,乃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的。一个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总持怀疑、否定态度的人,全无自信,会寸步难行,更别是做成一点什么了。故吾以为,自以为是,近乎人之“天性”,人是不能没有一点“自以为是”的。

既如此,自以为是岂非完全“是”了?不然。吾主张在自以为是的同时,也要自以为非。其一,“为是”之前先“为非”。人在做一项决定、决策之前,应首先自以为非,自己先来一番非难、反诘,广泛听取各种反对意见,做周到、充分的论证,考虑、分析可能出现的种种负面结果。只有如此,方可使决定、决策“是”,方可减少失误。其二,虽“是”不拒“非”。人在自以为是的时候,若有人对“是”提出非议,吾等不可不假思索地一概拒之门外。这时,要把自己的是非暂时放在一边,认真考虑一番他人的意见。他人意见若真非,可更加坚定自己的言行;若有是有非,可部分修改自己的言行;若真是,则自己需改弦更张矣。若能如比,则既不失主见,又可集思广益。其三,撞了南墙及时回头。虽说欲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但遇“折”之后,不可想也不想就盲目再来。是前进中的挫折,便毅然“不挠”;有经验教训,就需认真总结;若真的撞了南墙,那就要及时回头,不可一撞再撞,直到没气儿。

自以为是,有点近乎人之天性;那“自以为非”就有点近乎违反人之天性。故自以为非无法凭借人之本能,更需要理性,是更不容易做到的。鉴于此,应更多地讲讲自以为非的道理,更多地提倡自以为非。

“自我”,是一把无形的尺子,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用以度人量物。然这把尺子,因于其认识、对待、使用不同,而结果迥异。君子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