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农村人居环境

2013-12-29 00:00:00
农家书屋 2013年11期

背景: 近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浙江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180多亿元,支持2.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60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编者:“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成了不成文的标准。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花草种上了,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表里如一”可谓必然要求。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涌彬:新型城镇化目标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绝不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造城运动,不是什么形象化、政绩化工程,而是要解决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一定要清晰,那就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而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城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城镇化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生活环境巨大改变的一个过程,农民从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秩序,突然进入到城市生活中,必须重新适应、调整和构建。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而言,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需要认真地考虑居民这种内在感受和要求,反映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则必须要对一些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规划思路予以调整。例如,要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功能区,代替传统的单一功能区。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小城市显得很亲切?那是因为很多小城市是依靠自身固有的发展肌理、传统的产业结构、特殊的城市形态自然生长的。每一个城市都是经过若干年甚至是成百上千年一点点发展积淀形成的。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一次性的大规模开发行为,人为地改变了城市自然的生长过程,把城市与历史割裂开了,导致一些新城镇建设难以聚拢人气,没有生活氛围。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适宇:因地制宜解垃圾围城

农村垃圾目前处理状况,有少部分是会收集进行处理,多数是填埋,各家各户堆在自己家的附近,但是以前不可降解的东西很少,多数都是吃的东西,堆下去可能被猪、狗、鸡就吃掉了,或者就腐烂了,变成了有机物,还没有太多的有害物质。这些年来,农村生活大大改善,生活中出现的废弃物不光是原来那些东西了,有很多不可降解的东西,如塑料、橡胶、日用品的包装废弃物等等,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堆在那里,可能很长时间还是在那里。

我认为目前的农村垃圾如果要进行比较恰当的处理,最简单的方法仍是收集和填埋,但是农村居住相对分散,产生的废弃物也比较分散。实际上在一个很大的地方收集一点东西上来,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的,所以我觉得一些可以不用收的东西,比如说厨余垃圾,建议是不是可以就地按照每家每户,如果有土地、有空地的话,依然还田填埋、发酵,然后做肥料,这也是比较好的方式。西方国家有庭院的家庭也是这样做的,可以降解的垃圾就自己留在院子里堆肥了,然后用来种花种草。而一些不可降解的东西,塑料、橡胶、瓶子等等,可以统一收集起来,清运到一个地方集中,资源可以回收的就回收,纸、塑料、玻璃等等这些可以回收,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我们就可以在农村找一个合适的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避免污染渗透,避免污染水资源。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我觉得这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公益人士邓飞:水污染已经让人忍无可忍

环保部发布的《环保部环境风险调控“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我们要警惕污染吞噬改革共识。例如,大病医保,国家投入很大,但如果水污染问题不解决,癌症会越来越多,癌症耗费的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大,大病医保项目会焦头烂额。水污染不仅是对人身体的破坏,更导致了幸福感的幻灭,会让人觉得经济发展就是环境污染,是用生命健康换GDP,最后甚至破坏改革共识。

看见了伤痕,我们才会痛。很多原本山青水秀的地方,短时间内面目全非。前些年东部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污染企业西进,当时就有专家大声疾呼:“由于制度没有建立、环保理念没有完善,会出大问题。”结果不到十年,西部一些后发地区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 、山头推平、矿山掏空、农村癌症高发、癌症年轻化……当前中国又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城镇化,这是好事,但大家要冷静思考:城镇化进程中,环保体系的配套能跟上吗?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城镇化就会给环保治污带来新的挑战。

我的老家洞庭湖区的一些地方,动物除了候鸟,就只有不断进化的老鼠了……我们想告诉家乡的孩子:原来的故乡,并不是这样的。我呼吁大家能把那些美好乡村河流的记忆画出来,希望通过这样的回忆和爱,激活中国人封存的记忆,尤其激起经历过美丽乡村的30~50岁的人回忆,他们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才能动员最大多数人,一起联手改变。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乡愁的回忆,才能得到更大的力量,来改变。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吴良镛: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应植根于“中国智慧”

当前,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也面临着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建设中体现人居环境,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第一个应该是有序的建设,不是乱盖的,要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盖在旧城,你要知道它过去怎样和环境相适合;盖在新区,要涉及如何跟自然相协调。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要盖起来,先盖哪些,后盖哪些,还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因为一个环境是个有机体,它不断长大,就像小孩子要长大。

人居环境科学是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文化建设在人居环境中与物质建设同等重要。纵观古代人居环境,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既要满足安全、生存等要求,更追求一种人文意境,在哲理上具有一种“中国智慧”。比如绍兴兰亭、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等,之所以流传千古,并不仅依靠建筑实体本身,更因为建筑、山水环境、文学创作、人文情怀等,融汇为一个充满感染力的整体,激发起后人的情感。

很遗憾在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中国智慧”却日渐式微,濒临失落。中国文化延续至今已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居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面对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思想,但更应植根于传统的“中国智慧”,进行再创造,从中探索当今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