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山东环境首先转变态度是关键点。而@邓飞也没有妄断情势,没有恶意攻击,而是抱着存疑求证的心态,其质问意在监督。
9月8日,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受“深井排污”影响企业名单。此次,他们提及“高压泵深井排污”时,没有用“谣言”,而是称之为“不实传言”。
就在第二天,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对网络谣言犯罪界定。
不论按照新的司法解释,“深井排污”是谣言还是不实传言,山东省环保厅迄今没有做出进一步回应。对于与邓飞在微博上的“论战”,他们也未再提要求道歉。
从9月1日开始,@山东环境与@邓飞在微博上的隔空对话,最终被山东省环保厅称为“探索建立新时期政府部门与民间环保良性互动新模式”。
@邓飞是怎么追问山东环保厅的?@山东环境又怎么回应?他们怎么配得上“良性互动新模式”?
追问
9月1日6时,拥有390万粉丝的公益人、媒体人邓飞,微博发出第一条对于“高压泵深井地下排污”新闻的追问。
这条新闻来自另一个媒体@新华社中国网事,它的粉丝为190万。在此10个小时前,@新华社中国网事发布了主题为“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网络团伙被查”的新闻微博。
微博说:“武汉警方查获号称‘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网站’的特大网络造谣传谣团伙,其中涉嫌参与谣言传播的大V微博账号达300多个,粉丝数量达2.2亿。此团伙参与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等10余起重大事件,年获利100多万元。”
正是这段文字引发了新闻技术层面的追问。@蓝媒沙龙、@中国水危机独立调查两个大V,随后转发这条微博时,都抛出疑问:“找到原稿仔细阅读,关于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有两点疑问:1、谁出钱使其获利4000余元?2、如此罪大恶极之人为何不公布姓名,而以‘客户’一笔带过?”
邓飞首次追问也是新闻技术层面的。他说:“谁出钱来炮制‘高压泵地下排污谣言’?莫非是泵厂?”
两分钟后,他直接将追问指向@山东环境。
@山东环境是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微,粉丝8万。此前一天,@山东环境转发前述中国网事新闻微博时附评:“春节以来,山东环保为查证网传‘高压泵深井排污’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不少企业甚至暂停生产被挖地三尺,但时至今日,所有举报竟无一属实!!”
对此,邓飞质问:“哪个企业被山东环保厅挖地三尺了?”
交锋
据媒体此前报道,2月11日,从网友处得到线索的邓飞发微博说,山东潍坊许多企业通过高压水井,将污水压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6天后,潍坊市环保局回应,经过对715家企业的排查,未发现爆料所称问题,并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
此次双方再次接触后,很快就形成交锋:针对邓飞提出的公开企业名单的要求,将近1小时后,7时43分,@山东环境并未示弱,“请问邓先生,被冤枉的企业名单公布以后,您是否愿意向他们一一道歉呢?”
对此,邓飞质疑道:“请问道歉依据是?我要你公开,你要我道歉?政府公开信息,需要和民众对赌吗?”
事后,邓飞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什么方法,如何污染地下,网民也不是专家,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举报如此精确。”
8时29分,在@邓飞持续追问下,@山东环境再度应声:“顺应网络大V邓先生要求,我们将会公布春节以来受‘高压泵深井排污’冤枉的企业名单、被迫停产的企业名单以及被 ‘挖地三尺’的企业名单。在这个事件当中邓先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他自己清楚,许多参与者也清楚。希望邓先生勇于担当才好。”
“在这个事件当中邓先生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他自己清楚”等话语将交锋激烈程度推高。
对此,邓飞继续在微博上回应称,很多人要我沉默,认为山东必借打击网络谣言来报复我们年初曝光地下水污染。我不这么想,因确有恶意故意的网络谣言,我也被造谣遭中纪委调查,确须立法严肃规范。山东地下水污染披露,无论官民都是为了人民身体健康,如能意外公开详尽展示,达成共识和推动改变,则善莫大焉。
对话
好在网友的一片嘘声当中,这种异常激烈的交锋迅速转变。
9月1日8时52分,@山东环境突然话锋一转:“我们高度评价和真诚欢迎公众的监督。春节以来,山东环保收到的每一份具备调查条件的举报以及查处结果,都在山东环境网站进行了公开。许多务实理性的民间环保人士为我们及时查处环境违规违法行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们对他们的无私奉献高度评价并将不断深化这种合作。”
这一巧妙回应,实际上已主动廓清批评言论与造谣传谣之间的界限。对此积极信号,@邓飞在9时22分予以跟进。
当双方在“谣言”、“批评”、“舆论监督”字眼上,表达基本一致的立场与认知后,往下的沟通逐渐转入“官民对话”的务实场景。
10时47分,@山东环境主动转发邓飞上述微博时附评:“实事求是天地宽。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邓先生实在不必担心来自山东的所谓‘报复’。山东环保不会那么‘小心眼’。但是我们真诚希望所有关心环境的人们共同遵守爱国、公益、务实、理性的准则,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环保大业。”
11时12分,@邓飞说:“我个人谨慎欢迎山东环保厅官微公开承诺不报复网友。下一步,我们申请贵厅公开依据网友举报而做出的调查详尽信息。先摊开事实,让我们学习官民对话,克制有序讨论一个社会问题,并尝试合作解决我们共同社会问题。请同学们踊跃参与。”
10分钟后,@山东环境回复:“这个倡议很好,也是我们的心愿。愿意和邓先生一起探索构建一个新媒体时代官民对话的案例,为合作解决我们共同的环境问题作出贡献。”
整个过程,@山东环境首先转变态度显然是关键点。当然,官民对话并不是说一定非得官方首先转变态度,但官方与个人相比,较为强势,其首先转变态度有助于事情顺利转换。
而邓飞也没有妄断情势,没有恶意攻击,而是抱着存疑求证的心态,其质问意在监督。
9月2日下午,山东省环保厅对微博辩论事件做出回应,称将于近期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受谣言冤枉的企业名单。并表示不会要求邓飞道歉,但是非常欢迎“邓先生能作自我批评”。
邓飞则说,在山东省环保厅公布被调查的企业情况后,愿意赴济南进行进一步交流,并且说会继续调查地下水污染。
至此,这场在网络发起的对于“官”的追问,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