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竹乡 竹笋飘香

2013-12-29 00:00:00陈志卫
文学港 2013年5期

眼前是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万枝千叶汇成的竹海在风波中摇曳翻滚,心底处很自然地涌出了一个电影镜头——两大武林高手在竹枝上飞舞打斗。那是在著名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中,周润发跟章子怡扮演的李慕白、玉娇龙,在竹尖上令人难忘的打斗场景和意境。回过神来,这里却不是因《卧虎藏龙》而名扬天下的浙西北部的安吉,而是浙江东部的宁波大雷。

大雷村位于鄞州区的横街镇,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称。与安吉的中国大竹海一样,这里的竹,也是依山傍水竹连竹,山连山,满目苍翠。风吹竹涌,风止竹静。进入竹海,恍若置身于绿色梦幻之境,绝对“养眼”。大雷村又处于四明山中,四明山位于华东前沿的宁波,曾有中国第二庐山之称。这里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加之周边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可谓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山”,被誉为天然的“氧吧”。

我的一位同事小翁老家就在此山中,在春光灿烂的日子里,受他之邀,我们作了一次难忘的游历。风和日暖,车驰进了四明山区,我们就被包围上来的峻山碧水所鼓舞,长年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的人感到了一种原生态之美。来到小翁的家中,他的母亲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了茶水,饮一杯山泉水泡的清茶,清润滑爽,千回百转的自来水绝对没这个滋味;忍不住走出门外,远眺着无边的竹海,大口地吸吮着这天然大氧吧的空气,就觉得心跳特别的有力。

这是个僻静的小山村,村子前后都有大片大片的竹海。村旁有条蜿蜒流淌的小溪,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叫声。风过处,竹叶萧萧、竹涛阵阵,高高低低的村屋在竹枝摇曳中隐约可见,四处散发出竹笋的香味。据小翁介绍,村里平时人是比较少的,一般只有老年人在家,但到了春笋破土的日子,外出的山里人都会赶回来刨挖。于是出笋季节已成为小山村除了春节以外,人气最旺的时节。果然,我们看到车进车出担进担出的,小小加工厂里一堆堆的竹笋,妇女们手不停地剥笋洗笋,一派欢快忙碌的景象。

小翁领我们上山挖笋了,在他的指导下,瞅准了竹叶洒满的地皮上被拱破的地方,几锄头下去,一颗大大的春笋刨出来了,刚才在小工厂里看到制作笋菜了,可现在亲手刨挖以后,似乎才更加细致地看出笋的品质——个大、色白、肉嫩、质优,难怪是声名在外啊。由于出笋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在十来天内,所以村里的人这时候都在做笋,烤的、焖的、炒的、晒的、腌的,都是笋。

我们的午餐也是以笋为主的,加上当地的土鸡和地产猪肉,那个笋的滋味确实是鲜美得很。江浙一带的人都知道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笋虽然含脂肪很少,但它含有蛋白质、糖、钙、磷、水分等。尤其是笋和肉可以互补有无,混在一起烹饪时,能够产生一种清鲜或者是咸鲜的风味。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喜欢吃肉,发明了杭帮名菜“东坡肉”,同时他对笋炒肉有独到见解:“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

走进无边的竹海里,心在历史时空的隧道里徜徉,不远处就是樟村烈士陵园。这里是浙东红色革命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少村庄都是革命烈士村。一大块暗红色的山岩映入我的眼帘,莫非真是烈士鲜红的血液浸润了这片土地?清代诗人郑板桥有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眼前的竹深深地扎根于破裂的岩石缝隙,冲破重重阻力,站稳了脚跟并成长起来,个个以其凌云冲霄的身姿,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我相信:竹子中富含着革命志士的精神。

现今的竹乡已经是生态经济、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了,就是小翁他们那个镇,近五万亩的竹山资源,四季产笋,笋年产量可达1200多吨,年产值计1000余万元。再加上竹笋节等旅游活动,逐步打造了一个集山水观光、生态休闲、红色之旅、乡村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重镇,农民们从竹笋产业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据一位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五万亩竹山,竹笋产量近1200吨,公司承担了60%到70%的销售量,直接带动5000多农户,增加社会效益360万元。”苏东坡曾有诗云:“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充满安定、祥和、欢乐气氛的竹乡乐园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了,可是心里却有一些不满足,细细凝思,原来心底的不满缘由这么大的一块的美丽,似乎向世人展示还不够。前几年当地政府曾经搞过“游万亩竹海,品大雷毛笋”为主题的鄞州横街竹乡生态休闲游,与安吉的竹海比,与《卧虎藏龙》的文化带动效益比,似乎当地政府与文化机构及文化人的文化翅膀还不够有力,飞得还不够高不够远。记得媒体曾报道:在2001年的第73届奥斯卡国际电影节上,李安的《卧虎藏龙》震惊四座,一举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和最佳艺术指导4项殊荣。当手捧奖杯的李安导演重访安吉时感慨地说,是安吉的秀丽山水成就了《卧虎藏龙》。我想如果把《卧虎藏龙》放到大雷来拍摄,想来也不会太过逊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