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教育督导体系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2013-12-29 00:00:00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4期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坚持规划优先、政策优先、投入优先,统筹区域内外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中,朝阳区积极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坚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立足区情、教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督导体制机制、督导内容方法、督学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目前,督政与督学工作齐头并进,督导领域不断拓展,督学队伍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显现。

北京市朝阳区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构建督政、督学工作运行机制。在督政方面,建立健全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责任制度、联席会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等;完善了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自查制度等。在督学方面,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及随访督导制度、督导结果反馈改进制度等。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教育督导与教育决策、教育执行之间衔接顺畅、统筹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督导工作发挥的监督与反馈作用越来越明显。

督政督学并举,构建现代教育督导工作体系

我区始终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努力构建现代教育督导工作体系。

1.督政工作取得新突破,逐步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督政工作体系

每年借助北京市教育督导检查的契机,我区建立了教育执法自查工作制度、九年义务教育监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专项检查等制度,强化了政府各部门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责任意识;建立了教育规划实施的督导检查制度,围绕“十二五”时期教育规划重点项目,明确工作任务,加强督导监督,加大了教育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建立了督导考核评价机制。自2009年起,每年组织由区督政兼职督学及督评人员参加的工作组,开展对80多个委办局、街乡及主要领导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责任的督导考核评价工作。督导结果纳入区委组织部的干部年终评价考核体系、区监察局的双百考核评价体系。从2011年开始,此项督导考核评价结束后,对每一个街、乡都形成书面督导回复意见,强化了指导力度,提高了督导的权威性。

创建乡政府落实教育法定职责督导检查制度。从2006年起,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区农委联合,建立了朝阳区乡政府落实教育法定职责、推进区域教育工作自查及督导检查制度。2011年,完成了全区街乡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责任督导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工作,新修订的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了各街乡在教育方面的相关责任,在体现延续性和衔接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将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社区教育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重点。2012年,正式起用新修订的《朝阳区街乡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责任,推进社区教育督导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开展自查及督导考核评价工作。

2.督学工作实效性增强,进一步构建了依法监督评估学校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综合督导评价制度。创新督导方法,整合评价内容,减轻学校负担,对学校进行增值评价,提升工作实效。依据《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研制了朝阳区本土化的评价工作手册,把评价重点落在学校常规管理过程中,引导学校建立起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改进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

建立专项督导及调研制度。依据综合督导发现的问题,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持续性督导,督促学校依法办学;重视教育质量、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督导。近年来,我区依法依规开展了30余项专项督导与专项调研,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立督导结果公开及反馈制度。通过公布督导报告、将督导结果纳入对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形式,加大督导结果使用力度;充分发挥督导反馈的作用,指导学校依据督导意见,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对改进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促进学校形成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持续改进机制。

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督导水平

从1999年起,我区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创建了教育督导网络,按地域设立了25个社区教育督导工作站,首次聘任了工作站站长和137名校长(含站长)、干部担任兼职督学。至今,朝阳区督导站和兼职督学已换届4次。朝阳区第五届兼职督学共有110多人,有中小学、学前和职业教育督导站19个。督导站分别设在中学、小学(或学区)、职高学校内,每个督导站工作范围分别覆盖区域内十至二十余所学校,站内设站长一名,负责督导站日常管理工作。

我区还组建了首支督政兼职督学队伍。2009年,我区参照国家督学选聘办法、北京市督学选聘办法,研究制定了《朝阳区督政兼职督学聘任管理办法(暂行)》,依据相关程序选聘了由区人大、区政协、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委办局领导及已退休的教育专家25人组成的首届督政兼职督学队伍。另外,我区还聘请了8名来自民主党派的教育特约工作人员,参与指导、监督教育工作。

1.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保障督导质量

现在的这支督学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督学中退休的校长、书记及部分教学副校长,占督学总数的60.3%。他们退休不久,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同时有充裕的时间研究督导这个新领域的工作,能很好监督检查和指导学校的工作。第二是部分督学中在职的小学学区书记及中小学学校书记占督学总数的30.8%。这部分同志,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业务,善管理,勇于改革创新,熟悉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各校的发展情况,且年轻有干劲,给督学队伍增添了活力。第三部分是直属单位领导及教委业务科室副科长占督学总数的8.9%。这部分同志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法律法规、国家及市、区教育的最新政策和市区教育的重点工作等,能保证督导对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常规的监督和指导。

2.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实现区域学校督导的全覆盖

为落实督导责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我区建立了责任督学制度,将各级各类学校全部纳入到责任区范围内,实现教育督导对所辖学校的全覆盖。每个督导站为辖区内的每所学校确定1名督学为责任督学,并明确责任督学的工作职责,增强督学的责任意识,强化了督学与学校的联系,使督导工作的指导性更强、更具有实效性。

3.健全完善督导站管理制度,形成有效工作运行机制

督导网络创建后,我们以健全机构、明确分工、指挥畅通为目标,逐步明确了督导室与督导工作站、专职督学与兼职督学的工作职责。我们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学习与研究制度、督学听课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总结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督学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站长例会制度、经费使用意见和年度经费使用的效益报告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督导工作的行政工作程序。各督导站结合本站实际,逐步健全完善了本站的工作和管理制度。现在各督导站的工作基本做到了年有计划,月(周)有安排,过程有记录,阶段有总结。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全区的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督导工作有序、高效、高质开展。

创新学校评价工作,提升督导服务力

1.重视学校自评,引导学校持续改进、自主发展

为了指导学校做好自评工作,提高自评质量,我们编制了《朝阳区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评报告书》,设计自评过程的相关环节和对照指标的自我分析等内容,促使学校在深入研究评价标准的同时,分析现状,找出问题,让自评工作落在实处。同时,我们进一步明确督导评价程序,强调自评与学校自评工作的态度、质量、效果等情况是综合督导的重要参考材料,进一步突出了自评的重要性。

2.创新督评方法,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督导实效

一是创新督导评价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我区对《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制定了“朝阳区贯彻《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工作手册”,在评价方案中的三级指标后增加了测评点,一方面强化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解决了难以评价指标的检查、评估问题,既便于学校工作,也便于督学检查评估,提高了综合督评的客观性和效度。

二是创新督评方式、方法。依据综合督导发现的问题,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几年来,督导室开展了学校安全、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教育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及使用情况等多项专项督导工作。为使专项督导达到促进学校依法办学的目的,对一个重点内容连续多次进行专项督导。例如: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全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等。通过连续几年对同一个问题的持续督导,使所有学校从基本达标,到建立机制,进而能总结经验、形成特色。专项督导对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专项督导评价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凸显了学校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另外,开展复评复验,督促学校持续改进工作。综合督导后,对存在问题多、评价结果差的学校,督导室暂不下达督导结论,而是给学校一定的时间进行整改,半年或一年后重新组织对该校进行督导评价,督导结果以复验的结果为准,促进学校改进。同时,综合督导后要求学校依据督导意见,制定改进措施,不断进行整改。督导室组织开展对学校落实改进措施情况的随访督导,督促学校自我提升,提高办学质量。

三是不断开拓信息收集渠道。工作中,除了听取校长汇报、座谈访谈、听课、查阅档案等方法,特别重视了解学校工作常态和服务对象的评价。加强随访,了解学校日常工作情况,突出服务对象对学校的评价。近三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价中,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研发了面向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四套问卷,每年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点达30多万个,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价结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了督导结果的客观性。

3.拓展督导工作领域,开展专项调研

近两年,我区开展了校舍安全专项督导调研,引进名校、名校长、名师实施效果评估调研,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调研,公办幼儿园特色调研,职业高中专任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调研,职业高中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专项调研,职业高中实习实训设备使用效益调研,小区配套民办幼儿园专项调研工作等。通过专项督导调研,教育督导工作为更好地解决教育的重点、难点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4.初步建立、完善了督导结果使用制度

不断加大督导结果的使用力度,将对各单位及学校的督导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重要督导工作及督导报告及时在教育督导网页上公开;督导结果通报制度,督导结果、督导报告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区四套班子及上级部门反馈,为科学决策和推进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督导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区督学选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全区教育督导的实效得到很大提高。督导的工作方式由三年一轮的例行督导检查,发展到每年开展专项督导、随访督导等多项经常性检查,使督导工作更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工作更深入、更细致,更有实效。由于工作有了新的增长点,督导事业远离主战场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更加凸现了。

1.督导评价促进了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督政工作力度的加大,特别是督政工作中将素质教育评价结果与各单位主要领导年度考核相结合,建立起督导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组建具有权威性的督政兼职督学队伍、加强随访指导、形成督导回复意见等工作,提高了教育督导水平,增强了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2.督导评价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开展小学规范化建设、初中建设工程等综合督导验收过程中,校长的规范管理意识明显加强,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督评中发现的检查、反馈、改进机制比较薄弱的问题,引起了校长的重视,并积极改进,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教育督导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工作成果

近年来,我们在督导理论与实践、督导制度与机制、督导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形成朝阳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增长点。工作中,创办了《教育督导通讯》月刊、年刊,已连续刊发十多年,记录了朝阳督导工作的发展足迹与先进工作经验。

多年来,我们紧紧结合区情,以持续改善工作为目标,以提高实效性为核心,不断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不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战略,设计方法,在督导理论与实践、督导制度与机制、督导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形成朝阳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增长点,提高了教育督导自身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权威性,打开了朝阳区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