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2013-12-29 00:00:00陈培荣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10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带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走上了“幸福教育”之路。8年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幸福教育”的实践价值,也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价值。我们提出的“幸福教育”就是让幸福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让师生共同拥有幸福——在学习与生活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充满理想。

为了丰富、深化“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我们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构建了“人人”系列的校本课程体系——以英语类课程《快乐英语人人唱》为主体,以文学类课程《经典名篇人人读》《精彩故事人人听》、德育类课程《快乐心情人人有》《文明细节人人用》、音乐类课程《中外名曲人人赏》、体育类课程《快乐健身人人炼》为辅的5类7项,涵盖了德智体美几方面。

“人人”系列课程开发与实施理念

1.课程开发体现“人人”的理念

“人人”一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三全”原则,即全员参与、全员体验、全员受益。任何一个校本课程都不是单一的一名教师可以承担的课程,它需要一个团队共同研发、实施。例如:《快乐英语人人唱》由英语教师负责研发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唱歌曲,音乐教师将英文歌曲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英语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了由英语教师教授、班主任教师组织实施、音乐教师全程参与的学科整合特色。教师在《快乐英语人人唱》授课的8年间不断将教材进行了四次改版,从最初的英文歌曲罗列,到现在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编排歌曲,同时加入学生学唱英文歌曲的感受和三级评价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b22fcae7a2622fdd6931dad08d2f48b8295bbc6c3b4a68b9cbba4ead51a8eab7又如,德育类《快乐心情人人有》《文明细节人人用》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由全校的班主任共同参与,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可行性。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目进行授课,更具实效性。

2.课程管理践行“人人”参与

我们建立校本课程实施的学校保障机构,成立了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具体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学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和教研指导。每项课程均建立开发和实施团队,形成了网状的管理实施系统。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团队中,我们坚持由学科教学负责人牵头,以保证校本课程的学科品质,体现学科特色,同时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总之,校本课程应该在凸现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动员更多的教师参与,发挥其课程优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3.课程落实重在“人人”受益

我们将《快乐英语人人唱》和《经典名篇人人读》纳入到校本课时,将《快乐心情人人有》和《文明细节人人用》纳入到班队会课时,真正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课时。

在校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将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学习内容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例如:在《经典名篇人人读》的古诗文经典名句的学习中,教师将教材中李白的诗归类,引导学生领会李白的文风,再将校本课程中的李白诗句拿出来带领学生诵读,体会诗句的意境。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既完成了校本课程的学习,也巩固复习了国家课程语文的学习内容。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除课时安排外,我们还为校本课程设置了辅助练习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校内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巩固学习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英语人人唱》作为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已经实施了近8年,现在已逐步显现出了它的实效性,小学六年提前完成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毕业前应达到的二级语言机能目标中关于歌曲演唱的数目要求。

创新实施“人人”系列活动课程

新课程计划把“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改变了以往单一学科化的课程设置,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我校基于学生的需要与兴趣,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学科课程为全面发展打基础,活动课程则发挥特长育人功能。

我们认为,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两部分,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都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根本任务,只是二者发挥作用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科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文化知识,具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实际活动,把活动与课程整合起来实施,将学生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既能保证各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更能促使活动组织者按照课程的要求来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我们设置的《中外名曲人人赏》《精彩故事人人听》两类活动课程,就是力求让学生在校生活丰富起来,通过耳濡目染、环境熏陶,使学生逐步具备了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完善“人人”系列课程的评价体系

1.健全评价体系

评价是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采用多元评价、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等方式,对课程、学生、教师三方面进行评价的实验探索。对课程的评价: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专家、干部、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对教师的评价:从态度到效果,干部、同伴、学生、家长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注重评价学生态度、价值观,评价方式多样化,有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评价的表达方式有等级、评语等。

2.实施综合评价

学校加强了对教学过程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教学绩效考评机制的研究,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期末检测改革,结合学科特点,围绕“一切为学生发展”的宗旨,各学科初步形成了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四大原则实施具体操作:

第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测试和实践活动能力考核相结合;

第二,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考查因素;

第三,过程结果和终极结果相结合;

第四,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考查并作出评价。

我们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平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收集,指导学生养成自己收集成果的意识和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评价多元化

在评价工作中,我们倡导“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主体性教育。注重评选的教育过程,通过评选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多样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欢乐、自信和成功。注重发挥评选工作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采取多种形式,搭设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充分参与,注重教育过程。

例如,在评选班级、年级、校级“校园十佳好学生”三级奖励中,各年级会根据每学期教育教学的重点,自主设立十大动态奖项(如环保节约、文明礼仪、整洁卫生、认真学习、学有特色、质疑问难、课间守纪、团结友爱、课外阅读以及进步突出的好学生等),学生们根据设立的奖项进行自荐申报。每个学生都要申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于获得年级“十佳好学生”称号的同学,学校还2Eolw2RTorN334JVL70XmqS+thbVHS84yYtaw8BfgOw=会将他们的典型事迹编印成彩色小报,在学校的橱窗内展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称赞,需要掌声!

“人人”系列课程建设的收获

“人人”系列校本课程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毕业班的毕业质量和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发展后劲都赢得了社会群众的高度评价。在 2011年东城区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测试中,我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位于东城区前列。在市区的艺术节、科技月活动中,我校学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学校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都要举办主题为“人人体验,享受幸福”的文化节活动,展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学校的三级课程建设为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即《双语环境下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和《小学教学管理中人本决策方式的实践研究》,以及“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学习心态调控策略的实践研究》。《双语环境下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被评为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小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获得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本课程《快乐英语人人唱》在北京市产生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海淀区的10余所小学,大兴区的7所小学和昌平区12所小学正在开设我校的这一校本课程。2009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校本课程先进校。■

□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