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生”动 教随学变

2013-12-29 00:00:00田春娣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10期

每次在翻看学生的美术作业本时,总会碰到一些皱巴巴、脏乎乎的小本子,本子的主人多半是男孩子,在这些本子中很难找到完整的、像样的课堂习作,但却很容易翻到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打仗图,飞机、坦克、奇怪的装备,以及子弹飞出的横七竖八的线条。有时,我真希望男孩子们除了喜欢画打仗也能适当地画一些诸如红花绿草、垂柳小溪之类唯美的画面,我也曾试图用成绩吓唬过这些小“战争迷”:“期末要评分,老师要求的作业数量不够5张,将没有成绩。”迫于压力,他们会糊弄着完成作业,我却一点成就感也没有。我隐约感觉我们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美术课上,孩子们在创作,伴随这笔与纸摩擦出的好听声音,我享受着教室里舒适的宁静。忽然,某一角落传来一种笑声,是那种想忍又忍不住的笑声,时而停止时而继续,声音虽不大,但却搅了这舒适的宁静,我本想任其自生自灭,不予理会,但一阵骚动之后,旁边有女孩忍不住了,开始举手告状说:“老师,他俩总是闹,不画您要求的这张画,在本子上瞎画!”学生们齐刷刷地抬起头看看我,又看看那两个“捣蛋鬼”,眼神中有各种期待——期待拨乱反正,期待一场大戏开演,我必须行动了。放眼望去,教室后方,一个男孩正紧张地往桌子里乱塞,我边走边想:是直接来硬的还是……没容我想完,我的手已经伸进他的桌子里,接触到了他的本,我感觉到他在用力与我拉扯,但我还是硬生生地夺了过来,那一刻,我已经意识到这个动作有失水准……不尊重、太强势、不考虑学生感受,脑海中伴随着种种自我批判……顾不了那么多了,我还是固执地打开了本子,又是一幅眼花缭乱的战争图,各种装备散落在画面各处,大大小小的点及长短不一的射线表示火力明显,从双方的画面线条看,很显然两个男孩正在纸上合作玩打仗游戏呢,画中还有人物,有的进攻,有的牺牲,有的哈哈笑。“画面的人物动态还真挺生动。”我心里暗自夸赞,忽然意识到,这正是一个改善师生关系良好的转机。

当我再次开口时,我改换了口气,缓和了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夸赞道:“这些小人儿谁画的啊?还真挺生动的!”这两个男孩听到这句话后,表情和身体都变得轻松起来,我蹲下身体,胳膊搭在孩子的桌面上开始像朋友一样交流起来:“你们的画面有些问题……”两个小男孩的身体开始向我靠拢,“这场战争发生在哪里?没有交代清楚,沙漠?丛林?山地?地点交代不清?两军战事不清?哪个具有优势?你们想知道怎么把这些表现出来吗?”孩子们的身体开始靠着我,周围又围拢了一些男生,“在沙漠打仗!”“远处还有些山。”两个小男孩很快又进入作战状态,“怎么画沙漠啊?您给我们说说……”孩子们主动要求学习了,我的兴致也来了,拿起笔在他们的战争图上用点、线、面来添加不同场景,并指导他们进行疏密处理。“老师您画得真棒!画面看起来不乱了,清楚多了……”我们的合作引来了更多同学的围观和称赞,甚至有人开始羡慕这两个小“捣蛋鬼”了。不完成课堂作业,画打仗对还是不对?我微笑着摸摸告状女孩的头,走到讲台前,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有两位同学刚才在画打仗,你们觉得他们做错了吗?”学生褒贬不一:“他们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对!他们影响纪律不对。”“打仗的画画得太乱,不好看。”“画打仗的同学,总是想打架的事不好。”“画打仗也是画画啊,只要不影响纪律是没错的。”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画打仗不支持,认为不是正经的绘画。其实,孩子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依赖于教师及成人的评价标准,尽管“画打仗”没有被直接批评,但也没有获得正规渠道的认可。的确,如果从正统学院派审美角度来评价这些作战图,是没有构图、没有主次、没有技法的幼稚涂鸦,我们甚至可以回忆见到的有关画画的书,很少有男孩“画打仗”的绘画作品,打仗题材似乎注定是男孩子们的地下游戏,完全靠他们自学。他们的游戏也较少受到教师和家长关照,因此,画打仗的孩子们也自认为这是错误的,打仗的画也是见不得光的地下游戏,所以见到老师要塞起来!要藏起来!然而为什么我们会完全忽视这一学生们喜爱的绘画素材呢?如果,不试图走进男孩子的世界,老师进行的教育即使再劳心费神也不是学生所期待的!

课堂上,我继续问:“如果让你用色彩来表现打仗你用什么色?”问题一经提出,我立刻意识到又给自己下了个绊儿,很多男孩子大声说:“老师没颜色咋办?”怔了一下,我忽然领悟到我没有站在男孩角度来思考问题,男孩画打仗都不爱上色的!唉,女教师总是习惯于选择绘画语言中唯美的一面,总是会不自觉地忽视了男孩对绘画语言中力量、对抗、竞争的兴趣。“给打仗场面涂色不是要涂得花花绿绿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表现的就是西班牙的内战,他只选择了黑、白、灰三色,为的是表现战争的残酷,我可以教你们用铅笔表现黑、白、灰……”

从那次事件后,我对一些有类似爱好的男孩子给予了特别关注,小桂同学也是个对美术常规作业不感兴趣的战争迷,据说在班里也会因学习被批评。我主动参与他的战争图创作,跟他一起分析战事,设计路线图,他从家里拿来了好几本自编的打仗故事跟我分享。他画的线条流畅、有力,人物动态特别生动,不仅如此,他还为每个画面搭配了文字,逻辑清晰,俨然就是一个动画片的脚本。翻着他的小画书,我在感叹孩子独特的创造力的同时,也遗憾为什么没早一点发现他、帮助他。我建议小桂同学以这种表现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设计成一本连环画,可以利用美术课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用这本连环画当作美术学科的期末成绩。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男孩,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上较少受到表扬,慢慢地他们就缺乏自信了。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他变成了王,指挥着各种人物拼杀于战场,于是感到了自己的能量,找到了自信。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的确,由于出生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禀赋的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都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因此,作为教师不可能只用一个模式、一把尺子去教育和评估孩子,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在教学中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满足不同性别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要随着学生的需求进行灵活改变。孩子们的战争图里同样也有构图、线条、色调、疏密等美术语言,不同的工具材料素描、线描、黑白画、水粉、剪贴、剪纸都能表现出各种有趣的打仗效果!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看得到外显的美,也要善于把内隐的美挖掘并放大,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将这些美转化成帮助他们前行的正能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教学永远都应该是——心随“生”动,教随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