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藏刀、吐火、踢慧眼,是川剧表演艺术的四大绝招;而变脸位列第一,用得最多最引人注目。演员扮演的角色在演出过程中,根据剧情的需要,短短一秒钟的瞬间,一转身,一摇头,一踢腿,马上由本来面目突然立地变成另一张面孔。往往是一个动作一变,连续变出红、绿、蓝、白、黑为主调的几张甚至十几张不同的脸谱,变化多端,神奇莫测,常使观众惊叹不已。
变脸的艺术作用,主要是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突变和性格特点,或者展示神话人物的神通广大,江湖侠客的武功非凡,或是显示诡谲人物的狡诈多变,增加戏剧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推动剧情的发展。随着电影、电视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川剧变脸艺术也从舞台走向银幕和屏幕,引起更多观众的注目和喜爱。
如川剧《活捉子都》,郑国将军子都因争夺战功而暗箭射死另一大将颍考叔。当他在幻觉中听到死者呼唤自己姓名时,这个少年英俊的将军吓得从桌上滚下,猛抬头时满脸铁青。这里的变脸就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突变,揭露了阴谋家害人后心虚胆怯的丑恶嘴脸。又如《白蛇传》水漫金山一场,奉法海之命捉拿白蛇娘娘的人形紫金铙钵,紧追白蛇不能得逞,发一次怒,变一张脸,越变越狰狞,继而又还本来面目。变脸在这里不仅显示了这个神话人物的神通,也暴露了他助纣为虐、扶邪压正的卑劣。在电视剧《笑傲江湖》中,青城派掌门每当与别派高手争斗形势不利时,就使用变脸绝招作为威吓手段,乘机逃走。而在川剧与电影《变脸》中,变脸成了剧中主角水上漂跑江湖的谋生手段,坚持传子不传女。当他得知收养的孙子狗娃是女孩时,对变脸绝技严守秘密,直到遭人陷害将被冤杀,幸得狗娃拼死相救时,才把狗娃选作绝技的传人,显示出人间真情。变脸在剧中既成为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的绝活与谋生手段,又突出了人物形象,展示了人物关系变化,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变脸作为川剧绝招,还引起了影视明星的兴趣。香港影星刘德华2001年就专程到成都四川省川剧学校向变脸名家彭登怀拜师学习变脸,在剧坛传为美谈。
变脸用得最多的剧目是《白蛇传》中紫金铙钵的绝招。新中国成立后,《白蛇传》等优秀川剧剧目不仅在西南地区、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广泛演出,还被带到欧洲和日本巡演,受到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剧中的变脸更使他们感到十分新奇,大为赞叹。四川省川剧艺术团1985年在西欧上演《白蛇传》时,意大利《信使报》载文给予高度评价:“变化无穷的脸,使众多的欧洲人倾倒,深感中国奇特艺术是当今世界剧坛的杰作。”2011年12月4日,成都市川剧院参加法国巴黎第五届中国戏曲节,获得唯一的最高奖——塞纳大奖。剧中的变脸绝招,也令众多法国观众眼界大开,惊叹不已。可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魅力的川剧变脸,实不愧为我国戏剧文化宝库中晶莹闪光的艺术瑰宝。
变脸演出不择场地,不要设备;现在又由一人变脸发展为男女多人同时变脸,既可在一般群众团体的喜庆、纪念活动中演出,又可在富丽堂皇的大舞台演出,观众范围广。特别是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变脸这一川剧绝招,对全国观众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2011年9月,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开设变脸选修课,这在全国中学还是第一次。他说,变脸是绝密的,因此对学习变脸的同学“约法三章”,让这一绝技继续保持神秘感。川剧变脸走进学校,成为新的课程,使绝技有了传承新人。这当然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和发展,是很可喜的。
同样可喜的是川剧变脸艺术的不断创新——有了水下表演。2012年11月18日,新一轮“中国达人秀”再次亮相上海东方卫视。原水族馆工作人员、四川小伙子黄显忠在上海深水族馆表演“水下变脸”。他背负沉重的氧气瓶,穿着黑色紧身潜水服,全副武装地潜入水中,娴熟地游动,快速地变脸,先后变出了红、黄、白、黑、绿、蓝和浅蓝七种颜色。其动作之快令在场观察员和观众啧啧称羡。他不时与鱼儿嬉游,向观众招手,场面喜感令人捧腹。主持人窦文涛风趣地说:“看到你还以为是京剧名角掉水里了。”黄显忠第一次表演“水下变脸”,是希望用这样特殊的形式引起大家对川剧更多的关注。阅“达人”无数的嘉宾黄舒骏给予黄显忠极高的评价:“很多人会想到融合表演,但他们想到的只是一个点,做得并不彻底。你想到了,做到了,还做得很彻底!我们达人秀是第一次出外景,更加庆幸的是第一次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
“变脸”作为川剧独有的特技,向来是严守秘密,从不示人的,即使是极少数学习变脸选修课的同学了解一些内幕,但对广大局外人来说,仍只能赞叹变脸的神奇难测,却不知奥妙何在,这就更增加变脸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