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用短短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他数十年的战争经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就是,绝不按对手的牌理出牌,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一套新的战略战术,与敌周旋,力避被动,力争主动。因此,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才能从小到大并最终以“小米加步枪”战胜国民党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毛泽东的这一制胜战略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一、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精髓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那些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原理、原则,具有长期的普遍的指导意义。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揭示了战争中的主动与机动的辩证关系,它几乎可以诠释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所有的战役战斗,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精髓。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关键在于要有“我的”一套。首先是不与强敌纠缠,决不在敌人期待的时间、地点,以敌人期待的方式与敌人交锋;其次是以灵活的机动与作战,调动敌人,制约敌人,把战争完全导入对自己有利的轨道,按照自己的节奏、方式,完全主动地与敌人交战。人民军队之所以无往而不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形成了“我的”一套,形成一整套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建立“我的”一套,目的是要掌握主动权。有了“我的”一套,就可以制约敌人的一套。你打阵地战,我打运动战;你打速决战,我打持久战;你打分进合击,我打诱敌深入;你打到这边,我打到那边;你要打,我不打;我要打,你不得不打;你打我时,打不到,摸不着;我打你时,打得准,打得狠。毛泽东对战争的指导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由此演绎出一幕幕令人回味无穷的战争奇观。
同时,“我的”一套也决不是不管对方的自我表现,而是既要知道自己,更要了解对方,知己知彼。毛泽东最善于因敌用兵,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最善于因地用兵,在什么地点打什么仗;最善于因时用兵,在什么时间打什么仗;最善于因己用兵,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并最善于择军选将。总之,最终他总是打胜仗。如挺进大别山,用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我”成功地调动了敌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和山东根据地的重点包围。 “你打你的”,是基于敌人对我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已是强弩之末。占领延安后,胡宗南被我拖着在陕北高原打转转,找不到我中央决战,却被我拖得精疲力竭,处处挨打。与此同时,敌中原空虚,南京暴露,我乘虚而入,必定会对敌人的后方形成严重威胁,蒋介石不能不回师增援,而南京附近又无机动兵力,只好把陕北和山东的兵力撤回。
所以说,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必须要有把握确保“我打我的”,给敌人造成的打击比“你打你的”给我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这样,敌人才能被调动。否则,不但不能赢得主动,扭转战局,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至于我的一套乃是包括战略、战术作战的一整套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它不仅具有机动的灵活性,更有严密的科学性。
二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思想和原则的产生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思想和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敌强我弱,人民军队基本上处于战略被动地位。要生存,要发展,就只有以战役战斗的绝对主动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如何掌握主动权,这是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必须解决的问题。
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秉承苏联红军的战略战术,以堂堂之阵迎击敌军,虽然英勇悲壮,却无一不遭受极大损失。
毛泽东是党内最早觉醒的军事指挥员。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三湾来宁冈古城。在起义部队前委会议上,他断然主张放弃进攻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从被动中赢得了主动。一个在井冈山当了几十年“山大王”的朱孔阳,外号朱聋子,不管官府如何清剿,他总有办法逃脱。他的生存秘诀是: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钻,钻不赢就化。毛泽东从中受到启发,说:我们对付敌人的方法,要看敌人的多少,了解敌人的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最深奥的战术原则就是这样被毛泽东用异常通俗的语言一语道破。这一作战原则在教条主义者看来,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却实用有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决策。这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决策,堪称是一个创举,为中国工农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图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是以游击战为主的“我的”一套,后转变为运动战为主,赢得了四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
在长征途中,面对湘江战役后长征红军的严重损失和国民党疯狂的围追堵截,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果断放弃了北渡长江计划,指挥红军甩开双腿,驰骋于川、滇、黔的高山峻岭之间,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极大鼓舞了红军将士的士气,激励着红军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层层围攻,胜利会师陕北,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空前奇迹。
抗日战争开始时,毛泽东写出《论持久战》,为抗战中的中国军民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我的”一套,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灵活运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蒋介石军事上的优势,毛泽东笑言“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随着战争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开,毛泽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
1947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决定发起正太战役,首先歼灭石家庄外围的国民党军,(图二)然后沿正太铁路向西,求歼由太原出援的国民党军。就在战役即将发起时,风云突变:国民党军集中7个团的兵力,对冀中解放区重镇胜芳镇发起进攻。聂荣臻等指挥员当即决定:不为敌人攻势所动,按预定计划发起战役。晋察冀军区部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作战目标。主力置攻入解放区的国民党援军于不顾,迅速西进山西,发起了第二阶段进攻作战。
毛泽东接到前方报告,极为欣慰,电示聂荣臻等人:“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
这份电文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作战原则。晋察冀军区部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横扫晋西南,围攻阳泉,诱出太原国民党军两个师来援,将其包围于测石驿地区彻底歼灭。整个战役,共歼敌3.5万人。
正太战役本身规模并不大,但毛泽东在战役过程中所提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对“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原则的重要发展,标志着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已经如中国古代兵法说的,“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进行着完全掌握主动权的作战。
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其主要创建者是毛泽东,粟裕、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彭德怀、陈赓等众多将帅添砖加瓦,修饰完善、补充、发展。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又继续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三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个军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必须力避被动,力争主动。主动权,是胜利之母,掌握了主动权,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失去了主动权,就要受制于人,兵临险境。
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鼓动中国威胁论”,挑起世界对中国的包围,企图使中国的发展重点转移到对外防御。客观地说,单从绝对实力相比,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与美国硬碰硬。甚至可以说,一些美国人很希望中国跟他们硬碰硬,然后凭借他们现有的先进军工技术把我们拖垮,就像当年里根总统用“星球大战”计划折腾前苏联一样。其实,中国人当然不会去较这个劲,不会去钻这个圈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国人有自己的招数。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从长远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是最根本的核心利益。中国必须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并且证明美国人试图推销到全球的那套价值观不是唯一的选项。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毛泽东其他军事思想也是理论宝库中的经典,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如毛泽东打仗,向来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因此,他强调人的因素第一,注重政治思想挂帅。这对于我们今天军队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
毛泽东推崇兵民一体,全民皆兵,“兵民是胜利之本”。它启发我们今天的国防建设不仅要搞军队的现代化,还要重视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质的提高。
在用兵方面,毛泽东主张避实就虚,诱敌深入,战略上不怕持久战,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而看重在长期的消耗战中拖垮敌人的力量和斗志等。这对于我国今天的外交、国防、经济、科学发展等方面也都有启发。
当然,毛泽东思想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最大特点并不在于它是否永远正确,而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如战略上脱离以意识形态划线,确定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采取更加灵活的联合与制衡策略。军队建设更加注重现代化、正规化,军事改革精简军队数量,提高军队效能等,近年来则着力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等。
我们不仅要学会毛泽东的军事理论,还要会运用其经典的军事技巧;不仅要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军事领域上,还要运用到政治上、外交上,甚至更广泛的领域。
总之,继承与发展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海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联合早报》2001年11月18日。
2.军事科学院、求是杂志社:《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北京军区《聂荣臻传》编写组:《聂荣臻传》,中国当代出版社2007年版。
4.《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毛泽东制胜神奇兵法》,《新浪读书》2011年7月19日。
作者: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