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大美,关键是要学会表达。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美、如何表达美,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承载的义务。”
红色短外套、流苏长裙、黑框眼镜、错落短发……如果说家具与时尚有交集,郝丽萍算得上完美的代表。身兼皇家家具副董事长和艺术总监的她,本身亦是时尚圈常客,而她身上浓厚的艺术气息,一扫国人对家具行业的刻板印象。
在国内,家具往往仅被当作一种实用品,但是在国外,家具则被视为一种陈设艺术,与时尚紧密相关。
“几年前,我去参加行业会议的时候就提出,家具跟时装有同样的流行趋势,当时别人都听不懂,但是过了若干年以后,时尚家居理念已经被很多人所认同。”
2012年10月,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首次举办了中法服装和家居时尚创新趋势研讨会,郝丽萍受邀作为演讲嘉宾。这让她相当感慨。“能在点滴家居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这是国人素质的一大进步。”而郝丽萍一直以来所做的,就是推动这种进步。
审美是一种天赋
相对于绝大部分国人而言,郝丽萍对美的感受是比较早慧的。
“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妈妈给姐姐一点布票,让她给我买件新衣服。我就坚决不要新衣服,而是拿布票买了两块花布,回来做了一个窗帘。”
想让“家”这个空间变得更美,郝丽萍说,从小,她就有一种强烈的审美感受。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特别是在军人家庭,不用说有多么超乎寻常,对此,她将之归为一种天赋。
“那会儿,我跟别的孩子都不一样,特别爱早睡觉。因为可以躺在被窝里幻想。”郝丽萍最爱幻想的,就是自己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偶尔看场外国电影,别人都被故事情节吸引,她呢,专门盯着看国外房间的布置、装修,然后在梦里憧憬未来的生活。郝丽萍笑着回忆:“其实这是在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
在郝丽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后,没有任何经验或训练的她凭直觉开始了装修之旅。“拉手啊、壁纸啊、床罩啊,全都是从国外买的。当时别人出国都买电器,我买的却全部是家居用品。”
在20个世纪80年代末,郝丽萍家已经用上了大壁画,家里全铺上地毯,“谁到我们家,都说:哇!好美啊!”
融合时尚与情感
郝丽萍总是说,“人有梦,才会有想要的生活。”
大约正是由于这个信念,在当过军人、干过编辑、搞过科普教育等一系列跨界之后,郝丽萍最终投身于家具行业。“一直想做一个民生必需品,这个必需品还要是美的东西。”这两个要素,郝丽萍在法式古典家具中找到了完美结合。
与她一起创业的是她一个“发小”,两人都是很潮的人,但是对于家具,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经典再创造。“因为家具就是四条腿,大家都在标榜自己是原创,其实我觉得是再创造,能把国际潮流本土化,这样就很了不起了。”
2011年,第二十七届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上,郝丽萍带领皇家团队设计的“LACASA”获得古典组组合家具外观设计奖金奖。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品牌,能在众多国际品牌激烈竞争中斩获殊荣,郝丽萍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家具中融合了时尚与情感。
“我们的家具固然运用了多种复杂的工艺,但是它并不是表面形式的形体,更重要的是赋予家具的情感。比如LACASA系列,都用音乐艺术家的名字命名,舒伯特、巴赫、莫扎特……这些元素在家具中运用的是很少的。家具的本身不仅要求外形美观,虽然消费者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具线条流畅,像是五线谱一样,但更多的层面上,我们在家具中注入了感情,分享了一种生活方式,希望以家具为载体,传递给人们更多生活方式的思考。”
对于家具的制作,身为艺术总监的郝丽萍同样要求尽善尽美。一般而言,家具制作分为三部分,一是框架,二是油漆,三是布艺软装,大部分公司,设计与制作是分开的。但郝丽萍要求全员设计化,从雕花的工匠、上油漆的工人,到配布料的设计师,全部要懂得审美,理解设计意图。
“其实家具和人一样,它的美主要来自曲线和比例。很多工匠不懂比例,按图施工,失之毫厘便谬以千里。所以每道工序的参与者都要懂审美,这样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美的东西。”在皇家,每个工人桌上都摆有一件艺术品。“让他们每天看,总会从中有所领悟。”郝丽萍说。
美丽的设计是一种传承
如今,随着国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家居之美已经越来越被人们看重。郝丽萍本人亦经常被朋友请去充当室内设计师。每当此时,她总是告诫朋友,需要先挖掘自己的设计潜能。“美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内心表达,你喜欢什么,先要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设计出你喜欢的家。否则的话,就变成设计师的家了。”
在郝丽萍看来,美丽的个人设计是一种传承。“过了多少年以后你可能不在了,但是你的房子、家具并不会被遗弃,甚至作为古董被收藏。比如这灯,”郝丽萍停下来,指了指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若干年后,我的孙子仍然用着它,仍然会被它的美所震撼,或者自豪地感叹:“瞧,我的祖母多有眼光!”想想看,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当然,以上这一切都基于个人的审美素养。而在国内,我们从小应付各种应试教育,独独缺少对审美的培养。
有件事情让郝丽萍特别感慨。一个做墙纸的同行,到国外很多老人家里去做客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房子比国内的样板间设计的还要好,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并没有请陈设设计师来装点,而是天生懂得空间布局与色彩搭配,“这反映的就是一个民族的审美素养。”郝丽萍说。
这些年来,郝丽萍最大的愿望,就是推动国人审美素养的提升。可想而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即便在很多相关从业者眼中,家具都是一种很“土”的行业,是传统制造业,而在国外,家具业早已升格为与时尚挂钩的文化创意产业。郝丽萍首先要完成行业内部的理念转化,然后再把它推广至大众。
就在几个月前,她刚刚发起成立了一个“北京家居行业协会”,试图把整个行业的家居人联合起来,打造“大家居”理念,共同发掘、创造生活中的“大美”。
筚路蓝缕,任重道远!郝丽萍说,做这件事费钱费力,但她就要倡导“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念。
“我觉得,传播美,也是一种公益!”发自内心,她微笑着说。
链接:关于美容护肤
“你肯定不相信,其实我都已经五十多岁了!”郝丽萍得意地说。
眼前的她,乍看上去顶多三十多岁,说出实际年龄,着实吓人一跳。
谈到养颜秘籍,郝丽萍与我们分享了两点心得:
1 年轻的容颜和健康紧密相关,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每天吃一个西红柿补充维生素,你吃了吗?”
“每天走路一小时,你走了吗?”
“每天早晨的鸡蛋和木耳,你吃了吗?”
“每周四次以上的面膜,你做了吗?”
如果以上这些小细节全部坚持下来,好肤色自然向你招手。
2 “精神”比“美”更加重要。
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观感,不是脸上几条皱纹,而是发型和精神度,此后才是脸部细节。所以眉型、发型特别重要,一个“精神”的发型,能瞬间提升气场,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