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交通运输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历史上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对旅游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是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并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性、快捷性和舒适性的交通方式。高铁作为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的普遍发展趋势。哈大高速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 从2007年8月开始施工建设,直通辽吉黑三省,南起大连, 终至哈尔滨,线路全长921公里,设23个车站,为双线电气化铁路。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开通,大大缩短了东北三省的时空距离,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与关内广大区域的时空距离。 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将纳入东北一日旅游圈,“东北同城”口号也将开启。长春作为哈大高铁线路上的重要的一站,旅游业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哈大高铁的影响。本文就是在哈大高铁开通的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哈大高铁对长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哈大道高铁对长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变化,提出哈大高铁开通之后长春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二、哈大高铁对长春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长春旅游纳入“东北一日游”旅游圈
高铁使沿途主要城市旅游产品重新配置,出现了同城旅游和近城旅游效应。近年来,包括黑、吉、辽和内蒙古四省区在内的“大东北”旅游线路,一直受到路程长、舒适度差等综合条件的影响。哈大高铁开通后,从哈尔滨到达长春的1h左右,从大连到长春3h左右。这不仅让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几个主要旅游城市纳入“东北一日”旅游圈,使长春和东北其他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极大的缩短,呈现了近城化的格局,同时还极大增加了旅途舒适度,特别在冬季,长春乃至周边城市的滑雪娱乐项目必将受到很多外地游客的追捧,所以长春旅游经济一定会因此而增长。
(二)高铁扩大了长春的客源半径
旅游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客源市场,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影响游客决策的重要因素。受距离衰减规律而影响,旅游目的地越近,旅行发生率越高;距离越远,旅行可行性就越小。但高铁时代下,距离衰减规律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断被削弱。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全线游时空压缩,北京至哈尔滨新增开了一对动车,天津西至沈阳的高铁也延长到了长春。这些高铁的开通缩短了游客到达长春的时间距离,也扩大了长春的吸引半径,因此使长春传统的客源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
(三)高铁催生新的旅游亮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高铁的开通受益最直接的就是旅游业。长春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原来由于交通不便,多年来一直是不温不火,高铁的开通使长春旅游出现新的亮点。哈大高铁开通后,长春领衔加入哈大高铁旅游线路联盟,长春各大旅行社也整合旅游产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形成了自然生态游、城市风情游、冰雪温泉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多种类别的旅游产品体系。长春的著名景点长春净月潭、长春滑雪场、长影世纪城、长春伪满皇宫将会成为长春旅游的新的亮点。
(四)哈大高铁促进长春实现旅游业的两大战略目标
把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国发[2009]41号文件提出的“十二五”乃至2020年旅游业将实现的两大战略目标。哈大高铁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加速实现,高铁的开通扩大了长春市场配置资源空间,激发了各类资本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推动了长春地区和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凸显旅游业的战略地位, 同时加速城市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高铁开通后,长春比较重视并加快了公共信息、旅游问询系统、旅游预订系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应急体系等的建设。
三、哈大高铁对长春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拓展客源腹地,加强区域合作
高铁开通之后,游客到达长春的时间大大缩短,大连到长春的时间仅为2h40min,哈尔滨到长春时间为1h,北京到达长春的时间为3h。因此长春首先应利用高铁带来的优势扩展客源腹地,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广告作用,发挥高铁信息收集传播作用。将长春城市面貌、风土人情、会议会展、电影节庆等信息传播出去,提升长春的知名度。其次要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哈大高铁开通后,随着高铁票价和停靠站点的出炉,东北旅游线路格局也必将面临“重组”。长春市政府应主动与高铁沿线地方政府、特别是大连、沈阳和哈尔滨地方政府的联系、沟通与合作,结合四城市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同打造东北地区旅游大市场,开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区域旅游合作新局面。
(二)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旅游业升级
高铁开通之后,选择高铁出行的商务人士与散客较多,这就要求长春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加强交通、住宿餐饮、景点和人才方面的建设。同时应加强市内交通与高铁的对接;在住宿餐饮方面提高长春各个酒店的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以及酒店预订的方便快捷性;在景点开发方面应加大力度,提高景点的知名度。 同时为有效的应对客源的变化,需结合长春各高校来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人员的素质,整体推进长春旅游业服务的升级。
(三)借高铁之势,重推会展、冰雪旅游
长春是著名的会展城市,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2012年有210项会展活动在长春上演。高铁的发展会催生更多的机会与商机,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长春也是东北非常著名的冰雪之城,2007年长春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亚冬会,每年还举办瓦萨滑雪节等多种冰雪赛事。因此长春应该借高铁之势,结合长春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大会展旅游的发展和冰雪旅游的旅游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扩大长春会展、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将长春的旅游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大营销力度,改变长春旅游形象与地位
长春会展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电影旅游资源以及工业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由于营销力度与宣传力度较小,定位形象都不是特别的鲜明;再加上旅游资源与东北其他省份的城市有相似之处,求新求异、深层开发的思想不强,导致长春旅游业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长春应对全市景点进行包装、整合,形成规模效益,提炼旅游主题,明确长春的形象与定位,加大营销力度与宣传力度,以提高长春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