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

2013-12-29 00:00:00黄焕宝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4期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情、学情,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深入到我县部分村委小学、教学点的数学教学进行了调研。通过查看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的资料,与师生座谈,听课评课及信息反馈等形式查找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寻良策,引领全县小学数学教学正常有效地开展,进而提高我县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面将就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围绕什么展开

【案例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师:“同学们,李教师要到超市购物,想买火腿肠、牛奶和玩具小汽车。(出示:火腿肠3.50元○4.50元,牛奶2.50元○2.35元,小汽车0.09米○0.075米)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在圆圈内应该填‘大于’还是‘小于’号,再给老师建议买哪一种合适,为什么?”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五分钟后,教师请其中一个组汇报:“你们组建议老师购买哪种火腿肠?”该组代表说:“我们组建议老师买4.50元的火腿肠。因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有的假货还会害死人呢。”教师兴奋地说:“说得好!”在购买哪种小汽车的问题上,学生就意见不一了。有的组说要买0.09米的,因为这种小汽车长一点更好玩;有的组建议购买0.075米的,说玩具短,更好随身携带;……结果谁也不服谁,这种情况下老师表示:“我家宝宝喜欢长一点的。”

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手段,却忽视了教学目标,如案例1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这位教师所组织的合作学习,看似很热闹,学生也真动起来了,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讨论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是选贵的还是便宜的。其实由于包装规格的不一,就是同一品牌的商品,价格也会有差异,再说价廉就不能物美了?教师应让学生对每组的两个小数进行比较,不但要知道大小,而且要能说出每组数中两个小数比较的方法,这才是学生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另外应购买哪一种玩具小车,双方都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例如“好的,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我回去把你们的建议告诉我的小宝宝,谢谢小朋友们!”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主旨,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如果说某个环节与教学目标脱节,不管如何精彩,都必须剔除。

二、不用课本的例题就是科学地重组教材

【案例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例题1

教师在进行了必要的复习铺垫之后,出示“超市运来黄豆和大豆共60桶,其中黄豆占总数的3/5, 大豆有多少桶?”来代替例1。课后,我询问该教师:“你吃过大豆吗?”该教师顿悟,黄豆和大豆是同一物品。我再问:“用什么桶运黄豆?木桶、铁桶、还是塑料桶?这里的单位用千克行不行?”该教师说:“我没细想,我原来的预案是直接教学例1,听说有教研员来听课,我才临时改的。”

新课程使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有些教师就认为是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只要更换教材,就是科学地重组教材,甚至于整节课都不使用教材。这实在是误解。教材是出版社组织众多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反复论证而编写,并经一线教师使用后修订出来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教材的内容也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地重组教材,并非无视教材,亦非无度地去开发教材。因此,作为教师应研读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编写意图,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只有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当然,由于地域的不同,城乡之别,教材在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面总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补充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千万不能为所谓的“科学地重组教材”而去重组教材!

三、利用教学设备辅助教学,除了现代信息技术,还有别的选择

【案例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三道整数加减法混合的式子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并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相同”,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117页看例题,教师在学生看书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例1 。教学完例题后,教师又在黑板上板书练习题让学生做。课后,我询问该教师:“为什么不利用学校教学的设施?” “远程教室被别的老师用了。”“除了远程教室,就没别的可用?你在课堂上板书那么多,不浪费时间吗?为什么不提前把这些内容预先板书在小黑板上?”……

曾几何时,现代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时尚,优质课、观摩课、研讨课都充斥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似的。久而久之,我们教师眼高手低,重现代信息技术,轻传统教学设施的使用。实际上,上课时利用小黑板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课前用小黑板把新授课相关的练习写上去,反馈练习时用一用小黑板,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甚至下课了,小黑板上的练习题还可以适当保留,可以说小黑板能起大作用。因此,当多媒体在农村学校尚未普及时,还得提倡使用小黑板!

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繁重,如何做好备课工作

【案例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例1和例2

“同学们,我们这节学习观察物体。”教师把一只小药盒子放在讲台上,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去观察该盒子的前、后、左、右和上五个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简笔画,一边画一边问学生看清楚没有?然后,把盒子拿起来,问“从下面看,我们会看到什么?”接着马上转入例2的教学。

课后,我与这位教师交流,为什么不多准备实物给全班同学观察?该教师回答:“这节课是静止物体的观察,通常只从前、后、左、右和上五个面进行观察,至于从下面看,让学生想象一下就行。”我问他,课本里三个小学生的发言表示什么意思?他答不上来。最后我问这个教师备课没有,他实话实说:“我同时教五、六年级的数学,没有时间写那么多教案,只备了六年级的课,再说五年级我去年刚教过。”

在农村的小学里,不少的小学数学教师同时要教几个年级的数学课,有的还要兼做班主任等工作。因此,有的教师就借口教学工作繁重,无暇备课,也有的教师不重视备课,备课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领导不检查就不备课,而一旦说何时检查就匆匆忙忙写“回忆录”,教几个年级的教师只备其中一个年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著名教师张子锷说:“不备课就没有上课权。”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教师,没备五年级的课,那是对五年级的学生不负责任。那么,针对农村教师工作繁重的现状,应该如何改革备课方式呢?我认为:一是发挥电子备课的作用,共享网络资源。当然,电子教案不能简单下载了事,而应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二是充分挖掘原有教案的作用,应允许教师在此基础上做简单的二次备课,如用红笔对以前的教案做必要的修改等,而不是将旧教案束之高阁;三是考虑到部分跨年级跨学科上课的农村老教师的实际情况,他们对电子教案无从下手,每个科目都写教案又比较困难,可允许他们在课本上备课。当然,在课本上备课也要有相应规定,如目标、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思路要写,容易遗忘的更要写,因为写在课本上能使老教师更熟悉教材, 不至于造成备课与上课分离,造成“备”一套而“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