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名词集萃

2013-12-29 00:00:00
党史文苑 2013年13期

编者按: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为服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刊“知识窗”栏目拟对有关党的作风建设的系列名词进行集中阐释。

【党的宗旨】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党的三大作风】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毛泽东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概括提出来的,并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毛泽东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三大作风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整风】整风,即整顿党的作风。这是在全党范围内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一种形式,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对党的领导机关的干部或党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进行的全面整顿。通过整风,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和现象,统一思想,进一步实现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一致。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整风,是1942年到1945年初毛泽东倡导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后有1950年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整风运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不久发展成为整风反右运动)。1999年初开始,在县级以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2005年,又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整党】整党,即整顿党的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主要经历了三次整党活动。分别是1951年至1954年的整党运动、1969年至1971年的整党建党运动和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运动。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整党的步骤,一般是从中央到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整顿。整党与整风的区别在于,整风主要是整顿党内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而整党则除了整顿思想工作作风外,还要进行组织整顿,纯洁党的队伍。整党的方针和做法同整风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整党整风都要贯彻执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都要以学习文件、提高思想做基础。但是一般说来,整风除特别突出的问题外,不对党员做组织处理,而整党则要讨论并决定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问题,借以纯洁党的组织。

【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党的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群众观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他的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其二,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就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当前以及今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仍然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

【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最主要的监督方式。它是指公民个人和集体以及基层自治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对国家机关特别是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群众监督的内容非常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参加基层居民自治组织,例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的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以及职工代表大会等,协助人民政府办理一些事务,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企业职工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并监督干部。另一种是直接向各级国家机关、行政领导写信或面访,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广泛的监督。○

题图 6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

(本刊编辑部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