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孕不育的病因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但用药不当可致不孕不育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医学上称为药源性不孕不育症,新婚夫妇更为多见。
据统计约有4%~6%的不孕是由药物引起的。据临床观察发现,可导致不孕不育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中多含有激素成分,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可导致睾丸细胞代谢下降及供养不足,使生精细胞中的精子浓度下降,引起精子减少,导致不育。大环内酯药物,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会造成精子发育停顿和有丝分裂减少,使精子被杀伤或被杀死,存活的精子活动力也明显下降。氨基甙类药能阻断初期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故对精子发生有负面影响。
镇静类药物
如安眠药,长期依赖此药物,女性会出现月经失调和排卵障碍,男性亦可出现性高潮丧失和性欲低下、阳痿等症状。过量激素对神经系统各个节段均有作用,例如,对丘脑下部具有增加催乳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雌激素和睾丸素分泌减少。在男性可致阳痿、射精困难、睾丸萎缩及男性乳房发育症,在女性可出现月经异常、闭经等。较大剂量应用利眠宁和安定时,可引起男性阳痿和女性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
麻醉镇痛药
如吗啡,咖啡因类药物,这些都含有很多毒性成分,影响正常人的思维,导致下丘脑垂体系统混乱,使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致不能完成性交过程,造成射精障碍,导致不育。
磺胺类药物
复方新诺明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它在生育方面的副作用是抑制睾丸功能,使精子数量大为减少,精子活动能力明显低下。柳氮磺胺吡啶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也能导致精液缺乏,使精子异常者达80%,同时伴有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和不育。
激素类药物
长期应用过量的类固醇激素,可抑制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导致不育。这种情况在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的男运动员中已得到了证实。应用雌激素可使男性出现阳痿、射精延迟和不能射精,即使能射精亦只有很少的精液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女性发生月经不调、闭经,雄性激素可以使女性出现月经推迟、性欲亢进和男性化。
抗高血压药
利血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可使组织中的儿茶酚胺耗竭而产生显著的镇静作用,从而间接地降低性欲。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会影响丘脑下部的垂体功能,从而抑制精子的产生,使精子减少,甚至无精子,导致不育。降压灵、心得安、甲基多巴等均能引起性欲下降、月经不调和不射精。
抗肿瘤药物
环磷酰胺是常用的抗癌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各种癌肿,还用于治疗肾炎等,一般成人用量每日0.1~0.2克。当每日总量达到6~10克时,会引起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甚至无精子,女性可发生月经周期紊乱。环磷酰胺引起的不育与用药剂量有关,剂量越大,生育功能恢复的希望越小。男子进入青春期,对这种药十分敏感。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对性腺有毒副作用,80%的青春期患者用药后会发生少精症。若患者用药总量超过25毫克/千克体重,将发生不可逆的少精症或无精子症。
为减少或避免药源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生,准备孕育的夫妇,一旦患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随意乱用药,为健康生宝宝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