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首选鼻喷激素

2013-12-29 00:00:00王向东
大众健康 2013年11期

在鼻窦炎的药物使用中,鼻喷激素常常作为首选。抗生素治疗主要应用在急性鼻窦炎的加重期,不建议在早期病毒感染期预防性使用。

下面是一个患者的咨询——

您好!

我家孩子11岁。前段时间,孩子出现严重的鼻塞,鼻子不通气。去医院看,医生说先吃药看一下,给开了利鼻片和滴鼻液。 利鼻片早晚两次,各3片;滴鼻液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一星期后,孩子的症状无好转,就拍了CT。医生说是全组鼻窦炎,建议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输液或肌肉注射。可是,孩子对这两样药都有过敏反应。医生说孩子太小,不能手术。现在,我们只是一星期做一次负压吸引,每天晚饭后吃罗红霉素片,可是,也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的问题是:

1.还有没有其他抗生素可以治疗鼻窦炎又不会引起过敏?

2.什么是全组鼻窦炎?负压吸引为什么不见效呢?

3.除了抗生素,还有没有其他的药物可用呢?

答复:

“鼻窦炎”,过去也称“副鼻窦炎”,是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一类疾病,是指发生于鼻腔周围与鼻腔相连通的鼻窦黏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每侧鼻腔有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四组鼻窦,可以是单独一组的炎症,也可以是全部四组鼻窦的炎症(即患者所患的全组鼻窦炎)。

鼻窦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黏性鼻涕,伴有鼻子周围的面颊部、眼眶周围或者头部的闷痛或着压迫感。鼻窦炎往往伴有鼻腔黏膜的炎症,因此学术界目前也称作鼻-鼻窦炎。

S03QnkYLz3ZV7FrUX6EqaA==

一般把症状持续不超过3个月的称为急性鼻窦炎,超过3个月的称为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慢性鼻窦炎目前原因不明,可能和细菌感染和过敏反应有关。有些慢性鼻窦炎还伴有鼻息肉。

鼻窦炎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鼻塞、流涕和头痛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并不是鼻窦炎独有的症状。鼻窦炎应该由鼻科医生通过症状结合鼻腔检查,必要时通过鼻窦CT辅助诊断。首先是确定患者是急性还是慢性鼻窦炎,因为二者的治疗有一定差别。

在急性鼻窦炎早期,也就是刚发病一周之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经常用的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等)。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加重,伴有大量黄色脓性鼻涕,这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1周或稍长几天。

鼻腔局部喷的激素类药物是首选的,这是过去一般教科书没有提倡的。目前国际的诊疗指南是着力推荐使用鼻喷激素的(具体使用哪种可以由专科医生指导),因为鼻喷激素可以明显减轻鼻腔和鼻窦口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鼻窦通道的引流,有力于鼻窦口黏膜恢复功能。

针对没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首选鼻喷激素,如果3个月后通过症状评估和鼻窦CT检查没有明显改善,可以考虑手术开放鼻窦。如果有鼻息肉,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鼻喷激素先保守治疗3个月;严重的可以手术切除鼻息肉,开放鼻窦后,通过使用鼻喷激素等药物控制复发。

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并非所有患者都建议使用抗生素,要由医生根据具体类型决定是否使用和使用的时间。

一些负压吸引仅能暂时清除鼻窦分泌物,并不是改善鼻窦炎症的方法,也就是说,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是靠改善鼻窦黏膜的炎症实现的。

在鼻窦炎的药物使用中,鼻喷激素常常作为首选。抗生素治疗主要应用在急性鼻窦炎的加重期,不建议在早期病毒感染期预防性使用,因为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加剧抗生素耐药。

也就是说,患者问到的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用与不用,需要根据病情的发展阶段具体分析;即便需要使用,也有一个使用时机的问题。

特别要强调的是,儿童鼻窦炎患者要特别注意排除是否合并变应性鼻炎,以便给与抗过敏治疗。

专家简介:

王向东,医学博士,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基础部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副主任,擅长鼻炎和鼻窦炎的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