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奶PK豆将军

2013-12-29 00:00:00通庆楼主
食品与健康 2013年4期

相声有《关公战秦琼》的段子,如今老朽来一段乱弹《牛奶奶PK豆将军》。

余生长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南市,南市是个“戏窝子”,又是个“食窝子”。在南市“三不管”除了看马戏、摔跤、变戏法,听听大鼓、相声之外,最开心的莫过于围在食品摊吃点什么,诸如羊肠子、水爆肚、炝田螺、煎焖子、炸豆腐、水炒鸡蛋、拌凉粉之类,那不仅仅是一饱口福,也是一种忘不了的乡情。

当然,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每日必吃的早点。天津的早点品种繁多,馄饨、锅巴菜、豆腐脑、煎饼馃子、烧饼、烤饼、大饼、卷圈、馃子、炸糕一应俱全。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普遍的就是给上三分钱买碗热浆子,泡上窝头喝。

天津的豆浆可是一宝。学者张中行先生在晚年回忆道:“说一点点昔日易得、今日已不能得到而想到就很想吃的,在记忆里排队,排在最前面的两位是任一豆腐房的‘浆子豆腐’或兼‘豆皮卷馃子’和法租界新伴斋的‘肉末烧饼’……先说早点专用的浆子豆腐。1956年初冬,我陪郭、吕二君由北京去济南……碰到个早点铺。入门,看卖的是豆浆很高兴,及至端来就变为扫兴,(那浆)灰色,稀拉逛汤,味道也大不佳。于是就想到旧日的天津。晨起,走入任何一家豆腐房都可以,入门落座,有林下风的要浆子,有饕餮癖的要浆子豆腐(豆浆中兼有豆腐脑),盛来都洁白如雪,浓厚得像是热稍退就会凝固,味道呢,可惜就非笔墨所能形容了。早点,喝的是主,吃的是辅,可以单吃馃子,可以超常,吃豆皮(豆浆表面凝结的薄片)卷馃子。我进豆腐房的机会不多,所以怀着佳筵难再的心情,总是大举,主喝浆子豆腐,佐以豆皮卷馃子。我一生不出国门,四海之内,到的地方不算少,单就早点的豆浆说,天津是独一无二的。”

天津的豆浆,色白浆浓,容易起皮。其营养丰富,制作工艺也精细。天津人喝豆浆都是喝现出锅的。豆浆开着用水舀子盛,也有沏鸡蛋和白豆腐盛在一起,叫“小碗白”。人们习惯将热馃箅以大饼卷着吃,再来碗热豆腐。天津人吃早点时有个习惯,无论是喝老豆腐还是锅巴菜,必须就着一碗热豆浆喝那才叫舒坦。喝豆浆时加点盐,也是老天津人喜欢的吃法。

浆子不但能喝,还能做菜。据津菜大师马金鹏先生介绍,旧时天津状元楼的菜单中就有浆子汆青萝卜、浆子白菜挂面汤、老豆腐海参、龙井茶热排叉、铁观音就热馃子等。

天津人还喜欢喝老豆腐。老豆腐又称豆腐脑,吃时用扁勺把嫩豆腐片削在碗里,放上清卤汁、韭菜花、蒜汁、辣椒糊、麻酱汁,用小勺舀着吃。津门名老豆腐当属“天津饶阳豆腐脑”。此店为饶阳人严家父子于1943年在西关街所开,原名“西关街食堂”。他家的豆腐脑作料、佐料齐全,特点是用饶阳大酱和天津面酱炝锅,以鸡肉或鸭肉吊汤,下“高香料袋”制卤。盛碗时,用筷子夹上面筋块、炸酱肉片、浇上卤子,放香菜,肥而不腻,美味适口。

还有一家名品豆腐脑出自辽宁路豆腐坊,他家的口蘑羊肉末豆腐脑曾名扬一时。口蘑卤以口蘑吊汤,羊肉末葱姜煸炒,放面酱,用洗面筋洗下来的粉子挂欠,浇卤时将洗面筋须和鸡蛋皮丝撒在上面,鲜香味浓。

另有一家叫富香园老豆腐。他家用传统清卤,用花椒油、辣油、韭菜花、麻酱、豆瓣酱、蒜泥、腐乳、香椿调成。豆腐点得稍老,但软嫩味醇。

点豆腐是个辛苦活,得半夜起来点,点出来的豆腐才好吃。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站新大路豆腐房卤水点的豆腐非常有名,豆腐压得实,不散不碎,口感细腻,色泽如玉。点豆腐的老师傅姓卞,人称红脖大爷。他的豆腐曾热卖一时MOnxZ2c6BZM+7SHfzyOflhDEkkAW1pD7ctZcC6xZAq4=。后来,随着红爷“热块豆腐的卖哟”吆喝声消失,老门口再也见不到那么好吃的豆腐了。

豆腐是用大豆做的。大豆的故乡在中国。一般认为原产地在中国的东北,也有华北、华中、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为原产地说。大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食文化的四大贡献之一,向世界人民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稻米的5倍、番薯的10倍,比牛肉、鸡肉、牛奶高2倍以上,比猪肉高1倍,而且品质较好,富含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接近全价蛋白。大豆含脂肪也很丰富,高达15%~20%,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但含钙量不高,大豆制成豆腐其含钙量要高于豆浆。

每当我们的球队踢不过外国球队时,总有人说,“没办法,人家是喝牛奶长大的,我们是喝豆浆长大的。”就好像以牛奶PK豆浆,我们比老外要矮一截似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问题并非那样简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乳品为食,而中原地区却少食奶,其原因很复杂。

从地缘上说,不只是中国人食奶少,东亚很多民族也是很少食用奶制品的。奶被认为是人类女性喂养婴儿的食物。

至于东亚人为什么很少吃奶制品,专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求着答案。如果从文化传播上找原因,印度的佛教在中国、日本与东南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印度和中亚人喜食奶制品的习惯在中国与东南亚却都传播失效了。即使住在云南和中亚边界的汉人(很多为祖先汉化了的蒙古人和西藏人)也只是喜欢酸奶酪。奶制品的食用减少与印度宗教的衰落关系不大,因为东亚的缅甸和泰国都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却没有养成食奶制品的习惯。

有专家试图从遗传基因上找原因,认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亚洲的大部分人在6岁或者更大一些时便会停止产生乳糖酶,因而他们不易消化乳糖,会产生消化不良。但东亚成年人缺乏乳糖酶的说法并没能阻止印度人和中亚人喜食奶制品,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也不能成立。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马文·哈里斯认为,文化习俗并不是饮食偏好与禁忌的万能答案,真正的答案要到生态史与文化史的结合中去找。现代医学生理学表明,一个人是否能够食用奶和奶制品是有其生理条件的,那就是看他体内的乳糖酶是否充足。乳糖酶不充足的人可能不喜欢喝牛奶、吃奶油、黄油和其他奶类食物。但这只是一种生理原因。比如,人类从奶食中最主要的是获取钙,北欧人则需要补充大量的钙以弥补太阳光照的不足,防止软骨病的发生。是奶食给了他们高大的骨骼、白皙的肤色与金黄的发色,但是浅肤色又容易患皮肤癌。这样,北欧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乳糖酶充足的基因传播带,这便是文化因素反作用于生物遗传因素的特例。

中国人长期以来很容易从深绿色多叶蔬菜和黄豆制品中摄取丰富的钙,其气候也提供了充足的日照条件(有利于吸收钙)。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所以中国人乳糖酶的基因频率就处于低水平。当然基因与饮食习惯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目前,中国人历史上喝奶少的饮食习惯正在改变,大大提高了人民的体质。

牛奶是很好的食物。它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需求很近,被消化吸收率很高;还含有较多的钙,一杯牛奶就能提供1/4人体每日所需的钙。此外还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因为喝牛奶很方便,所以西方人把牛奶当做所有人的日常饮食,而不是像过去我们把它当做“营养品”,只给老人、孩子或者病人喝。

不过,牛奶也并非像一些商家宣传的那样是“完美食品”。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而对于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来说,也许是雪上加霜。此外,牛奶本身是一种过敏原,有人喝了会产生腹胀、呕吐等症状。牛奶含有大量的乳糖,有些亚洲人,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这些乳糖,所以会出现“乳糖不耐受”,会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满足人体蛋白质需求方面,豆浆基本上与牛奶一样高效。豆浆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不含有胆固醇,这有利于人的心血管健康。豆浆还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纤维,不过与牛奶不尽相同。

具有“特色”的是,豆浆中还含有一些“生物活性成分”,比如卵磷脂和异黄酮等。近年来科学家们曾进行了许多研究,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它能减轻女性更年期症状,甚至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它并不具有这样的功能,还有研究甚至显示它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众说纷纭,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不过,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人们来说,食品的“无害”要比“有益”更为重要。在这个前提下,豆浆的“优质蛋白”和“降低胆固醇”使得它成为优质食品。据报道,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来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尤其是豆制品在保存过程中有一些成分被氧化而产生的味道。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个去除或者掩盖豆味的制作步骤。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给把豆浆制成像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人们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造成了美国豆浆的价格大大高于牛奶。

对于中国人来说,豆味和保存都不是问题。中国人喜欢豆味的可能比喜欢奶味的还多。有些地区,比如北京人喝豆汁已成为一种偏爱,喝的就是那股怪味。中国老百姓更愿意亲自做豆浆,或者在早点摊上买,都是新鲜的,不需要保存。针对与牛奶相比,豆浆含钙量低的劣势,有些商家采取了直接往豆浆中补充钙的做法。还要说明的是,豆制品也是一种过敏原,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敏。

总的来说,牛奶和豆浆都是很好的食品,在补充蛋白质上同样高效。牛奶的长处在于补钙,短处是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和减肥;而豆浆正好相反。

老朽的养生之谈是,早晨喝豆浆,睡前喝牛奶,倒也挺舒坦。

(下期预告:山药蛋与洋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