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丸子开锅”
俗称“卖炸丸子的”,分“摆摊儿的”和“挑挑儿的”两种,但所卖炸丸子、炸豆腐的做法及各种调料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丸子是用粉丝的下脚料和以莜麦面、五香粉,炸制成直径约1.5厘米的素丸子;豆腐改刀,切成直角三角形的小薄片,炸成豆腐泡儿。在沙锅中加花椒、大料、鹿角菜煮水至沸,把炸丸子和豆腐泡搭配适量,现卖现煮。碗中加入酱油、醋、芝麻酱和秦椒油,把煮好的炸丸子和豆泡儿连汤盛入碗内,撒上香菜末,即可端给顾客。
这种“挑子”大都是榆木制成,方形,约一米多高,50厘米见方,一高一矮,但都擦洗得露出白色榆木茬儿来,特别显着干净。矮的一头装有沙锅,底下有一煤炉,所以沙锅里的水总是开的。高的一头抽屉里装着炸好的丸子和豆泡儿,上面摆着各种调料罐儿。晚上出来,还要带一盏油灯或蜡灯,晚近则改为马灯,即桅灯。夜深人静,“炸丸子开锅”的吆喝声能够传得很远。
“馄饨开锅”
北京卖馄饨的,跟“卖炸丸子的”一样,也分“摆摊儿的”和“挑挑儿的”两种。馄饨挑子的形制,跟卖炸丸子的差不多,每到晚上,胡同里“炸丸子开锅”、“馄饨—开锅”的声音不绝于耳。
馄饨挑子所用的煮锅多为铁制,中间横隔一铁篦子,靠外的一半,放一只煮熟的老母鸡,皮白肉满(也有放棒子骨的);靠里的一半用来煮馄饨,现包、现煮、现卖。此种馄饨皮擀得极薄,切成直角三角形,拿起来几乎呈半透明状态,据说里面掺有团粉。肉馅也和得极软,包馄饨时用竹片稍稍抹上一点儿,然后把直角部分一端往上一折,再把折口两端捏在一起,就是一个馄饨,操作速度极快。一碗馄饨为10个,下锅后即准备一个蓝边儿碗,里面捏点儿紫菜、冬菜、虾米皮、香菜,倒上酱油、醋,先用漏勺把馄饨捞在碗里,然后再往碗里浇汤。
馄饨挑子在解放后已不多见。上个世纪50年代中,北京东安门外大街路北,每到晚上必有几家馄饨摊同时营业,电灯高挑,热气腾腾,吃馄饨的满满地坐在案子前面,一直营业到凌晨一两点钟。
油酥火烧
上世纪50年代中,东华门外大街路南的便道上,每到傍晚,便有一个专卖油酥火烧的手推车,一边为炉灶和铛,一边是案板,上放和好的面团儿、脂油丁儿、葱花儿、白糖、桂花等等。脂油、葱花儿为咸馅儿,桂花、白糖为甜馅儿。
揪出的面剂儿洁白细软,稍擀,即用一只手抻成七八十厘米长的薄皮儿,顺手往上刷油,在一头放好馅后,迅速卷起,成烧饼形,先烙后烤,动作麻利,手艺出众。出炉后的油酥烧饼酥脆香甜(或咸),售价虽较一般烧饼高很多,购买者仍是络绎不绝。
硬面儿饽饽
卖硬面儿饽饽的,一般是晚上九点钟以后才出来,挎筐儿叫卖,前人作竹枝词说:“饽饽沿街运巧腔,余音嘹亮透灯窗,居然硬面传清夜,惊破鸳鸯梦一双。”
所谓硬面儿饽饽,实际上是一种类似“锅饼”的呛面烧饼,圆形,直径不到10公分,厚约两厘米,质地甚硬,上有竹签儿扎的小眼儿,里边是桂花、红糖馅儿,经过烤炉烤制而成,所以嚼起来特别筋斗,且甜,颇似国外的“压缩食品”。除硬面儿饽饽外,筐里尚有各种麻花儿以及硬面儿镯子等。据说,都是卖给整宿打牌或聚赌的,取其经久耐饿。
另有一种叉子火烧,与硬面饽饽接近,但没有糖馅,两面用腕足按上圆印儿,先用铛烙,再用铁棍做成的“叉子”放到炉膛中去烤。直到今天,北京名吃“卤煮火烧”用的,还是这种叉子火烧。
硬面饽饽在北京已断档多年,最近有消息说,有的小吃店已恢复制作,如有机会很想买几个尝尝。
熏鱼儿、面筋
背着小的红漆木柜子,走街串巷,专卖猪头肉、各种酱制品,如熏口条、熏肝儿、熏鸡蛋、熏鸡杂儿、熏面筋等等,对虾下来了添熏对虾,螃蟹下来了添熏螃蟹。有的为自制,有的是从作坊里趸来的,因此口味良莠不齐。这种小贩,被称为“卖熏鱼儿面筋”的。
卖熏鱼儿面筋的,均代卖一种白面烤制的“片儿火烧”,用小刀儿从中间片开,专门用来夹猪头肉和各种切好的酱制品。
可是卖熏鱼儿面筋的,不一定就有熏鱼儿和熏面筋,不过专门用来喂猫和喂叭儿狗的“苦肠儿”,是一定要有的。
这一在晚间走街串巷的行业,早已消失。
羊头肉
入秋以后,每到晚上,总能看到胡同里有挑筐、戴着白套袖、提着四方的玻璃灯,叫卖羊头肉的。
羊头肉也叫白煮羊头,其中以“羊脸子”味道最美,成语里有“珍馐美味”一词,这“馐”便是羊脸。
卖羊头肉的,把肥大的羊头白水煮熟,然后从中劈开,用大的片儿刀把“羊脸子”片成极薄的薄片;然后用一个一头儿蒙布、一头打孔的装盐牛角,洒上盐花儿,而且是现卖现切,所以筐上总是盖着一个白茬儿案板。所谓“燕京十月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的白如雪,薄薄切成与纸同”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卖羊头肉的,还卖“羊芯子”即羊舌,“羊灯笼儿”即羊眼,以及羊脑儿、羊腱子、羊蹄儿(现卖现拆现切)等等,清爽香烂,晚间用以佐酒,无出其右。
现正,羊头肉等均已进入店中专卖,要想吃得跑很远,再想方便地进入千家万户,大概没有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