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谋杀了美版余额宝?

2013-12-29 00:00:00稼辛
看世界 2013年17期

理财神器

“感谢使用PayPal及PayPal货币市场基金。但很遗憾,公司决定于2011年7月29日起关闭PayPal货币市场基金。PayPal将在关闭基金后的7个工作日内将未划付的分红转入用户PayPal帐户。用户无需劳烦,敬请放心。”

2011年夏天,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向用户发送了这样一条消息。没人想到的是,在两年以后的2013年,这条消息再次登上了太平洋对岸,中国媒体经济版的头条。

2013年,中国几大互联网巨头开始向传统金融业发起宣言式挑战之际,支付宝旗下“余额宝”产品的成功推出,引发了电子支付和金融业的跨界热议。

紧随马云的脚步,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递交“全额宝”商标注册申请,一时之间,相似的产品名称让外界猜测,巨人或将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

而一度立足于美国,放眼全球的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则被许多人解读为“余额宝”、“全额宝”的先驱和模仿对象。

PayPal成立于1999年,其功能和中国的支付宝类似,为全球知名在线拍卖及购物公司eBay旗下的子公司,2012年贡献了母公司40%的营业收入。

就像支付宝开通“余额宝业务一样”,1999年底,PayPal就极具开创性地创建了“货币市场基金”,这一个项目将在线支付和金融业务结合起来。使用该基金非常方便,PayPal用户只需将基金账户激活,账户余额每个月就可以获得股息,收益率每天浮动。

PayPal用户可将PayPal转账交易资金投放到该货币市场基金中以赚取收益。用户可选择用手中暂时闲置的自由现金流申购基金份额来获取收益。此外,用户可以将所持基金份额赎回,通过PayPal账户进行支付、购买及其他电子转账交易。

彼时,互联网的发展尚无现在发达,但该基金通过PayPal网站向在线投资者开放,前提是投资者须成为PayPal用户。初始及追加投资的最小额均为0.01美元,最高账户余额为10万美元。该基金的回报率过去曾达到约5%,就像余额宝被成为“屌丝理财神器”一样,PayPal的货币市场基金也一度被看成“民心之所向”。

可因为中美两国政治经济的差异,它们注定不会一样。

盛极而衰

经济学上著名的长尾理论,指把数量庞大的微小客户汇聚起来,可以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PayPal的货币市场基金走的正是这样的路线,余额宝、全额宝也如出一辙。

传统的基金每个工作日对股息进行结算,每个月将股息分配给股东。如果有资本收益,至少每年分配一次。所有股息和资产收益将自动追加为基金股份进行再投资。当然,作为基金股份的购买和持有者,投资者还可能需要支付一些费用。

对于一般银行客户而言,原来放在账户的散钱,大多没有任何利息收入。1999年,他们突然发现PayPal有这么一项服务,现在多了股息收入,无异于从“天上掉下来了馅饼”。货币市场基金受到了客户的欢迎。对于PayPal而言,该基金也有助于增强客户黏性,扩大用户数量。

从PayPal的角度看,做货币市场基金并不是为了赚资产管理的钱,也不是为资管销售业务探路,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客户提供理财便利,以便吸引更多的沉淀资金、提高客户黏性,这和多年后中国的支付宝的考虑是一样的:虽然不会带来直接收益,但所带来的潜在好处是战略性的。

2011年,PayPal的活跃用户数突破了1亿。这些可以说都是货币市场基金带来的,许多对基金投资毫无想法的客户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了货币市场基金,2010年底,PayPal才有约9440万活跃用户,但此后的半年里,PayPal的活跃用户几乎是以每月100万的速度在递增。

与此同时,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在2007年达到了巅峰的1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规模排名中游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水平。PayPal的1亿客户里,大量的小余额账户就属于“长尾”,这些游离于传统商机之外的客户群,被PayPal以货币市场基金的方式汇总起来。没人想得到,PayPal货币市场会盛极而衰。

2011年6月,PayPal将这一年的移动交易总额调升至30亿美元,日交易总额已由3月份的600万美元上升至1000万美元。

但就在2011年7月的第一天,美国的一名IT评论人撰文称,PayPal公司将关闭其货币市场基金,并已告知用户该基金将在当年7月29日之后关闭。这条消息随即被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官方证实。

次贷危机

PayPal宣布关闭这一服务时,不少用户表达了遗憾与不舍,有的客户说自己一直往PayPal基金账户上存钱,因为他认为没有哪家银行是能真心为客户的存款考虑。

而有的网友则在PayPal网站论坛上高呼,PayPal一度是自己心中的银行,但在基金取消以后,货币市场也随之消失了,他已经找不到理由再使用PayPal了。

美国财经网站SmartMoney曾研究过十多年间PayPal的收支走向趋势,在PayPal货币市场基金消亡前的一周,该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还有共计4.71亿美元,只不过回报率从傲人的5%掉到了0.04%。PayPal的一位发言人向SmartMoney表示,对于商户而言,该基金的市场环境及资金优势已减弱。

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在次贷危机的3年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数量减少了大约20%。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实行的超低利率政策,使美国很多货币市场基金经营亏损,而在美国发行的开放式基金PayPal货币市场基金也没能逃脱这个命运——在美联储超低利率政策颁布之后,货币市场基金已经完全没法为PayPal挣钱了。

在美联储颁布超低利率政策的情况下,以PayPal关闭货币市场基金时的数据为基准,基金扣除费用后仅支付0.04%的回报。而即便是为了实现这微不足道的收益率,PayPal不得不自己掏钱补贴客户:因为在当时的美国,此类基金短期投资利率已经降至0.25%。

当短期利率为0.25%时,PayPal的货币市场基金在扣除管理成本之前平均每个账户每年的收益不到1美元。而这些收益加起来不够弥补基金的监管申报、税收报告、开户人记录保管等各项管理支出。

美国标杆资本风险投资者格斯·菲尔德纳算了一笔账,结论是,从2009年开始,PayPal为了维持基金正的收益率实际上已经补贴了基金两年时间。另一组数据则显示,2007年年底,PayPal用户在货币市场基金账户里存了9.961亿美元资金,而2009年年底,这一数额已降至5.145亿美元。尽管2010年的后半年,PayPal的活跃用户在狂增,但并不代表这些“长尾”真能给PayPal货币市场基金带来大幅的资金。

2010年,被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击败的基金项目远不止PayPal,而另一方面,自今年5月份以来,市场对美联储将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增强,这也不排除在某天,PayPal有可能重开货币市场基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