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狂欢

2013-12-29 00:00:00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14期

我看了有活下去继续拍电影的信心和动力”、“电影院里的两小时,令我们高兴了好几天”、“值得看5遍以上”……在导演高群书对《疯狂原始人》刷屏式的微博推荐里,既无粗口又没炮轰国产电影的这几句,已经算是相当淡定。如果说一个业内人士纯粹主观的个人观感不太公允,那么豆瓣网影迷评分高达9.2,还是对影片给出了极具含金量的质检。

这是一段穿越回石器时代的家族历险。穴居的原始人咕噜家族有个向往洞穴外面世界的女儿小伊,她在差点丧命的私自出洞经历中结识了游牧部落族人盖。正如盖所言,伴随着地震,咕噜家世代栖身的洞穴被毁。在父亲瓜哥的带领下,小伊和家人一起,和盖结伴而行,踏上了漫漫求生之路。在路上,瓜哥和始终叛逆的女儿小伊达成和解,他也接受了一直敌视的盖比自己更有智慧和能力的事实。末日来临之际,他终于放心地将家人托付给了盖。

大概只有末日题材,才能做到即使再老套也不会让人厌烦。爱是末日故事永恒的主题,如果故事的主人公碰巧来自一个家庭,还有一个和这个家庭里边缘化的女儿相识的男孩,故事的走向以及结局不会有任何悬念:顽固强势的主角会在路途上自我反省并且成长,互相隔膜的家庭成员最终一定彼此和解,被阻挠的感情会获得认可,本土文明和外来文明肯定消除冲突并且逐渐相互认同。

所以,《疯狂原始人》有太多地方并不新鲜,你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冰河世纪》《勇敢传说》《阿凡达》以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影子,甚至连这个似曾相识的故事,貌似都在哪里见过。没错,末日背景下的父女和解、父亲对男孩的托付,完全就是照搬了迈克尔·贝执导的灾难大片《世界末日》。

一部差不多“以致敬为己任”的动画影片,正在向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傲然挺进,观众难道是傻子吗?当然不是。别忘了这是梦工厂迄今为止周期最长的影片,四百多人的顶级视效团队为此付出了整整8年心血。据说,三百多位动画设计师制作的从原图到立体高清的照片图像,容量高达250TB。何况还有尼古拉斯·凯奇担纲男一号配音,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克里斯·桑德斯出任导演兼编剧,梦工厂的志在必得,简直一目了然。

尽管好评如潮,你依然无法否认:梦工厂毕竟不是皮克斯,它始终不曾具备技术宅影迷需要的科技含量和思辨底蕴。在他们眼里,《疯狂原始人》不过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无厘头动画喜剧”,开篇的狩猎场面不过是复制了一场橄榄球赛,奇思妙想的大小原始动物都能在今天人们的常识系统里找到原型蓝本。

因此,我基本不认同将双子山视为世贸双塔的后“9·11”政治解读。在片中,双子山既是新家园的实体,更是彼岸的意象。这种过度阐释,最大的误会是将《疯狂原始人》的制胜锁定为一种本土市场战略。显然它赢在了老少皆宜和各国通吃,它放弃精英情怀,缔造的是全片无须观众任何思考加工和接受障碍的整体世界观,观影过程完全成为奇观想象基础上的纯娱乐,以及普世价值传递过程中遍布正能量的情感认同。

“多忽悠一个人去看《疯狂原始人》,就等于多给人送了一份欢乐,这只是在做最低成本的慈善!”高群书的微博刷屏推荐还在继续。想到一位中国导演像打了鸡血般孤独地老夫聊发少年狂,我有些欣慰,又有些伤感。“我们这不叫活着,这只是没死。”这是片中我很喜欢的一句台词,它像警钟,谨与中国电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