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入俄生活将怎样?

2013-12-29 00:00:00陶短房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6期

7月31日,“棱镜”门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获得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签发的“临时庇护签证”。8月1日,他搭乘出租车,悄然离开了蜗居长达38日的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

斯诺登将如何开始在俄罗斯的生活?他从此有了怎样的权利和义务?

他会娶美女间谍吗

8月1日,律师阿纳托利·库切列纳向公众展示了斯诺登的临时庇护签证。该签证的签发日期是7月31日,有效期至2014年7月31日止。

库切列纳表示,斯诺登获得为期一年的“临时难民”身份和一份临时工作许可,并已前往一个“安全地点”居住。理由如他所言,斯诺登如今是“地球上安全感最差的人”。

按照俄罗斯联邦相关法律,在一年之内,斯诺登有权在俄境内自由居住和旅行,也有权受雇于任何俄联邦境内企业。他的安全受到俄罗斯宪法保护。

但相关法律条文同时规定,“临时难民”身份对他有相当多的制约。最重要的一条是,自“临时难民”身份获得之日起3年内,他无权申请获得俄罗斯国籍。也就是说,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迎娶美女间谍查普曼并取得俄罗斯公民身份,至少在几年内是不可能的。此外,在“临时难民”身份有效期内,斯诺登如果触犯俄罗斯刑律,或被法院裁定从事了损害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行为,其“临时难民”身份也可能被吊销。

从法律层面讲,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斯诺登承诺的“不再做危害美国的事”并没有约束力。但鉴于这一承诺系俄罗斯给予“临时难民”身份的交换条件,在这一年内,走投无路的斯诺登恐怕别无选择——除非俄方自己改变了主意。

一些俄罗斯企业表示愿意雇佣斯诺登。然而,8月2日,库切列纳对媒体表示,斯诺登可能会选择休息一段时间,以“摆脱困居机场一个多月的噩梦”。

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陪伴斯诺登的只有不知名的“美国私人朋友”,以及自斯诺登潜逃香港起就与之形影不离并包办一切的前英国《卫报》女记者、“维基解密”雇员萨拉·哈里森了。

斯诺登的“前辈们”

斯诺登似乎已经做好了在俄罗斯生活的打算 。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向俄罗斯或前苏联寻求避难的美国人过得并不快乐——他们不被信任,做着无聊的工作,不少人又想回到美国,可悲的是,还没等到祖国的接纳就客死他乡。斯诺登若是留在俄罗斯,结局恐怕不妙。

在斯诺登的“前辈”中,最著名的是号称“美国间谍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叛徒”、双料间谍爱德华·李·霍华德。

霍华德1951年出生,曾加入国际开发署,在拉美等地工作,后在芝加哥一家环保公司上班。1981年,他和妻子玛丽先后应聘加入CIA。3年后,CIA准备派他潜入莫斯科。就在此时,因被指控在测谎中弄虚作假,霍华德被解雇了。随后,因酒后暴力威胁他人,他被判缓刑、罚款。怀恨在心的他,开始秘密为苏联工作,先后出卖了多个CIA安插在苏联的高级卧底。1985年,叛逃的克格勃间谍尤尔琴科向FBI揭发了他。当年9月,他在新墨西哥州圣达菲被FBI拘捕。霍华德谎称要回家见律师。然后,他的妻子玛丽用录音电话掩人耳目,掩护他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纽约离境前往芬兰,并进入赫尔辛基苏联使馆避难。

此后,他一直住在俄罗斯乡下一间别墅里。1995年,霍华德曾出版回忆录《安全之家》。在书中,他坚称自己是清白的,是CIA和FBI为掩饰在尤尔琴科事件中的拙劣表现而寻找的替罪羊。他扬言愿与FBI对质。据说FBI曾试图利用其这一心态,让人假冒美国图书商,将他骗到第三国秘密绑架,但最终并未成功。如此传奇的一个人,却死得不明不白——2002年7月12日,他猝死在俄罗斯寓所内,死因据称是“不慎跌倒摔断了颈椎”。

斯诺登并非首位为NSA工作却投奔俄罗斯的美国人。1919年出生于巴勒斯坦的犹太美国人汉密尔顿,1957年起为NSA工作,成为颇受重视的阿拉伯语密码学专家。1959年,他因神经衰弱而离职。1963年,他离奇地出现在苏联,并被《消息报》作为“投奔光明的典范”而大事宣扬。

但种种证据表明,他就是个有妄想狂的精神病人。很快,他就被苏联人送进精神病院。后来,他从专为高干看病的克里姆林宫医院,被转送到莫斯科以南30英里外的特洛伊茨科耶第五特别精神病院。1992年苏联解体,他的情况才被公之于世。以为他早已去世的妻子、儿子此后一直希望能让他回到美国,但始终未能如愿。

更轰动的美国人叛逃案,是1960年的马丁/米切尔叛逃案。马丁和米切尔都是海军密码专家,并秘密为NSA工作。1960年9月25日,他们双双经墨西哥逃至古巴,从那里搭乘苏联货轮抵达苏联,并申请政治庇护和苏联公民权。许多迹象表明,他们叛逃并非政治或金钱原因,而是因为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人——在当时,同性恋是为美军所不容的。尽管苏联对同性恋也持严厉态度,但在冷战逻辑驱使下仍然接纳了两人。

两人此后的命运并不一致。马丁化名弗拉迪米尔·索克洛德斯基,去列宁格勒大学读书,但随后便开始发牢骚,称自己“追悔莫及”,因为苏联人不信任他。他曾多次向来访的美国人求助回国,1979年索性自己跑到美国领事馆询问,结果却被美国剥夺了国籍。1987年,他离开苏联,移居墨西哥并很快死于癌症,遗体总算实现了“回国”愿望。至于米切尔,则一直低调生活在列宁格勒。2011年11月12日,他平静地在家中去世。

比较特别的是海军摄影师苏特。1980年,因自幼仰慕俄罗斯文学,这位地地道道的美国缅因州人在意大利投奔克格勃。当时,苏联人差点以为他是CIA的卧底。1981年,前妻指控他是苏联间谍,但被美国方面忽视。1985年,双料间谍沃克被捕,随即供出苏特。但后者再度蒙混过关,并于1986年5月秘密逃到苏联。

1988年之后,他突然活跃起来,频频作为电视嘉宾,出现在苏联电视台有关美国军情行动的专题报道中。1989年6月22日,年仅32岁的苏特被发现死于自家车库中处于密封状态的车内。他的死因被宣布为“自杀”,动机是“思乡”。但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仅在一年前,他还发表了一首诗,称苏联是他“梦中的故乡”。因此,他不可能因远离出生地而感到寂寞。或许,此时去世,对他是一种解脱——这让他免于在几年后目睹“梦中故乡”的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