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吓的教育

2013-12-29 00:00:00王宝民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9期

“We scare because we care” (我们吓唬,因为我们在乎)。

——多年前看过皮克斯动画片《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Inc,2001)的观众或许还记得这句话,以及片中两位资深的“惊吓专员”——毛怪和大眼仔。他们是怎么练就这一身超凡本领的呢?这要追溯到他们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在一个明媚的秋天,他们怀着童年的梦想,双双来到著名的“怪兽大学惊吓学院”,主修“惊吓”专业,梦想成为最伟大的“惊吓者”……这便是这部前传电影所要讲述的故事。

和世界上所有大学的专业一样,当“吓人”成为一门尖端学问时,便有了深厚的理论积淀(它们被书写在“惊吓教科书”里供人研读),以及众多的“吓人”先驱(他们被陈列在“惊吓名人堂”里供人膜拜)。然而,并非人人都适合这个专业,尤其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毛怪和大眼仔来说。毛怪虽然第一眼看起来“吓人”,但他自己说:“我只是装作可怕而已。大多数时候,我自己很害怕。”他笨拙的体态和毛茸茸的身形并不相称。同样的,大眼仔尽管苦读各种有关“惊吓”的理论书籍,但“认真并不代表很可怕”。他非常清楚,人们并不怕他,因为他长着一只非常可爱的眼睛。

在这所人才济济、怪兽横行的大学校园里,他们必须证明自己是最可怕的。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正是这个“励志”故事所设定的令人叫绝的情境。为了强化这种情境,需要激烈的竞争(一年一度的“惊吓比赛”),需要拉帮结派(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需要有一个严厉而带偏见的女院长,需要被嘲弄、被期待、被误解、被怪兽女生崇拜,以及不可思议的各种奇迹……

同时,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大学,一个专业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从这里获得每学期的“惊吓”学分。有趣的是,在实验室里充当“小白鼠”的,是人类的孩子。对怪兽大学的年轻学子来说,他们是很危险的。“惊吓”专业的真谛是吓唬孩子,而这恰恰是最难学的。必须潜入他们的梦境,并且不能让他们产生顽童般的好奇心,还要尽可能让他们继续熟睡……

正是在这里,我们不被人看好的主人公们最终证明了自己:他们居然把成年人类一个个吓得半死……当然,实验室也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

最终,他们悟到“惊吓者并不只有一种类型。最棒的惊吓者是将它们的特性变成优点”。因此,外形上的吓人并不高级,单调的吓人伎俩也并不总是有效。惊吓实在是最高深的学问,它不仅可以发电,而且能够实现自我,获得友谊,找一份垂涎已久的工作,并得到同伴们由衷的赞美——

“你们是我遇到的最可怕的一群怪兽……”对于怪兽大学的学生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窝心的呢?

《玛丽和马克思》

(Mary and Max,2009)

澳大利亚出品的粘土动画,也是编剧、导演亚当·艾略特的半自传式影片,讲述了两位笔友二十多年的友情。玛丽是居住在墨尔本市区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斯是居住在纽约的肥胖的、患有亚斯伯格症的44岁犹太人。“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完美,你不完美,我也是。”

《登堂入室》

(Dans la Maison,2012,105分钟)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的最新电影是关于一篇漫长的学生作文,在一次次“未完待续”中,它不仅让作文老师深陷其中,而且改变了描写对象的家庭生活。最终,当这两个臭味相投的人落魄地坐在长椅上、观察对面的一户户人家时,小男孩诡秘地问道:“人们总有办法进入别人的生活,你会帮我的对么?”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这个不可救药的孩子,转向了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