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到底够不够用?

2013-12-29 00:00:00游识猷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31期

我们那两斤半的大脑里,有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有着上千个跟其他神经元“握手”的突触。不过,“脑子不够用”依然是全民共有的抱怨。去年,Zip大叔靠着一首《我的钥匙在哪?我的手机在哪?》(Where’s My Keys?Where’s My Phone?)在英国一炮而红。令人懊恼的健忘就这样催生了一首万人传唱的神曲。

我们的记忆存储在活生生的神经元里,正因如此,记忆不是白纸黑字的日记,而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每一次回忆好比一次诉说,而每次诉说,难免会悄然改写一点细节。一次次地,伴随着神经递质释放,伴随着神经元激活,有些突触被强化,有些突触被削弱,“神经连接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而一段段被修改得不复当初的神经回路,就承载着一个个面目全非的记忆。

如此复杂的网络中,一个蛋白质就可能逆转老化造成的记忆衰退?这个研究上月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转化医学》上,作者包括在记忆方面钻研数十载的诺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顺便一提,他的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亦是一本上佳的认知学科普书。

闭上眼,想象一下双眼后方的大脑深处,口对口平躺着一对大写的“C”。那就是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的“海马区”。我们那在40岁前后开始每况愈下的认知功能,可能就缘于海马区的变化。感谢8位同意在逝世后捐赠大脑的33至88岁的志愿者,通过比对他们海马中易受老化影响与易受阿尔茨海默症影响的亚区,研究者找到了17个可能与单纯老化有关的候选者。而其中,此前就被认为与重要信号通路相关的RbAp48蛋白,则被挑出来进行动物实验。

结果极为惊人。缺少RbAp48蛋白的年轻转基因小鼠在记忆测试里显得相当“老糊涂”。而往年老的普通小鼠海马齿状回里注射会表达RbAp48的慢病毒后,认新物体也好,走迷宫记路也好,这些小鼠都变得返老还童,成绩几可与正常年轻小鼠媲美。

想象一下,往脑子里打上一针,你就不再需要每天疲于寻找眼镜和遥控器。倘若症状没有好转,就要早早开始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要知道,早确诊早治疗对这种疾病至关重要,偏偏如今的医学还难以分辨轻度的认知功能下降究竟是老化的正常现象,还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状。

健忘还有许多其他可能——睡眠不足,脑部肿瘤或感染,放疗与化疗,某些严重的甲状腺、肾脏与肝脏疾病,酗酒造成的慢性酒精中毒,许多中老年人容易罹患的维生素B12缺乏……压力与焦虑这种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记忆,有研究显示,皮质醇水平很高的抑郁者,海马比正常人减小了12%至15%。头部外伤也是可能原因,因此切勿大力摇晃新生儿,如果你很在意晚年的认知功能,就不要选择橄榄球和拳击为锻炼方式。

此外,神经元需要氧气,因此,一切伤害血管的事情都可能伤害你的记忆力——抽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缺少锻炼也是风险因素,2005年瑞典一个跟踪了上千人20年的研究发现,比起沙发土豆,一周至少锻炼两次者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风险降低了52%,而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了62%。

还有许多对记忆的研究正在进行。除了坎德尔,另一位诺奖得主利根川进今年7月刚刚在《科学》杂志发表删改记忆的研究,他们同样在海马的齿状回区下功夫,利用转基因病毒和光遗传技术,把一段虚假的“在A地遭电击”的记忆植入了小鼠脑中,于是实验鼠在A地就会因恐惧电击而一动不动。这项技术有望用于修改人脑中特别痛苦的回忆。也许过不了多久,便可以一针药脑清气爽,一束光浑忘悲伤。科幻所描绘的那个世界,到来得似乎比预想的还要更早一点。

TIPS:

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半小时,锻炼后应有出汗和气喘感。

平衡膳食。多吃蔬果,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坚果——有研究显示,遵照地中海饮食的人群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较低。茶和咖啡有部分正面结果,比如一个研究里,实验组每天喝5杯咖啡摄入500mg咖啡因,不过,喝这么多咖啡可能也改善了情绪并增加了运动,因此究竟是不是咖啡的功效还说不准。除了维生素B12外,包括银杏在内的诸多营养补剂基本上都“不足以确证能提高认知功能”。

勤动脑筋,填字游戏和数独也是好选择。记住,学得慢并不代表学不会。

社交活动同样可以显著降低失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