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缅甸总统办公室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总统吴登盛已在当天依法赦免了69名政治犯;声明还说,政治犯审查委员会还在继续工作,以便在2013年年底前释放全部政治犯。
释放政治犯是缅甸政治改革的重要步骤和成果,也是外界观察其改革是否真诚的试金石。2010年11月,被软禁长达15年的昂山素季获得了自由,这被认为是缅甸开启改革的标志性事件;而现任总统吴登盛自2011年3月上台以来,已经通过大赦和特赦等形式,陆续释放了数百名政治犯,加上上述69人,目前缅甸被关押的政治犯只剩下30人左右。
在缅甸改革之初,外界普遍对军方的改革诚意不抱希望,认为只不过是又一场换汤不换药的伪民主把戏。但随着释放政治犯等措施的逐步展开,之前的疑虑渐渐消退,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都已经取消或暂停了自1990年代开始的对缅甸的经济制裁。而缅甸改革大幕甫一拉开,外国投资就蜂拥而至。早在2011年6月,缅甸政府就宣布在过去的一年内缅甸获得了创纪录的200亿美元外国投资,一扫过去长期被孤立的形象。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的上一财政年度里,缅甸GDP增幅达到6.7%,本财年预计将达到8.9%。
缅甸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度不可谓不大,而过程却相当平顺,避免了很多国家转型过程中常见的冲突、对抗甚至崩溃,经济也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些成就的实现,是相关多方共同努力、主动妥协让步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居功至伟的是缅甸现任总统吴登盛。吴登盛出身农家,从军事院校毕业后在军中平步青云,但在早年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民主的倾向。几年前,他曾在军方铁腕人物丹瑞大将领导的军政府中担任了4年总理,有清廉的美名。65岁的他在2011年3月当上了总统。一上任,吴登盛马上开始了改革,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眼界和胸怀。他一直表示,缅甸正在积极地推动民主,但在民主改革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并强调缅甸与西方国家不同,需要逐步推进民主改革。与此同时,他多次与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会面,称自己视昂山素季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并表示如果缅甸人民在2015年缅甸大选中投票选择昂山素季担任总统,他会欣然接受。有政治勇气、不贪恋权力、清廉,吴登盛的这些品格对缅甸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也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温和大度。昂山素季被军方软禁多年,丈夫在英国去世也不能前去看望,个人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她本来是最有资格去谴责和清算的人。但自获得自由以来,她更多强调“往前看”,多次公开表达了对吴登盛改革的支持。昂山素季这种妥协和宽大为怀的精神,为民主自由公义的实现换来了较大的空间,有助实现缅甸国家的大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