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2013-12-29 00:00:00
南都周刊 2013年22期

热点

学习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近日未出席中美首脑会面的新闻引发热议,而米歇尔的“告假”理由也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她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即将高中毕业的女儿,因此才缺席了外交会面。《今日话题》认为,虽然米歇尔的做法在外交上并不得体,但她的告假理由反映了美国社会重视家庭的价值偏好。

中国人曾经是最重视家庭价值的民族之一,“家和万事兴”的谚语流传于民间,在传统的观念中,“齐家”甚至被当成“治国”的基础,乃至可以“为父绝君”,不可“为君绝父”。

然而,近代转型以来,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多轮冲击,首先是“五四”新文化的冲击,“在那个提倡解放的时代,傅斯年和李大钊都把家庭制度看成是中国社会的‘万恶之源’,吴虞把它称为是‘专制之根’。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吃人的礼教’的声讨,则是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力的口号。”

其次,七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国策,不但改变了中国人的家庭结构,也在不知不觉重塑了人们的家庭观念,不仅导致新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的情感无从体验,而且使得年轻人对于堕胎毫无道德上的压力,“根据卫生部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以来,计划生育人工流产手术多稳定在每年700万人左右。这个数据还未包括私人诊所和每年至少150万例的药物流产。”

再次,最近几年政府的一些政策性措施,也诱导一部分人以“牺牲家庭”的方式规避政策成本,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房地产“国十条”,部分家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选择“假离婚”应付。“原本,政府应该作为家庭观念的强力维护者,在这里,却成为导致家庭被利益支配,使之解体的破坏性力量。”

正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自由散漫”的美国人原来非常重视家庭价值。两年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来中国赴任,除了其华裔面孔,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就是他“携家带口”搬来中国的阵势。其实,不论是骆家辉履职,还是之前奥巴马和罗姆尼的选战,虽然政见不同,但“家庭牌”却是他们的共同点。虽然美国社会的离婚率并不低,但作为美国人价值观风向标的美国总统却绝少有离过婚的。

根据《今日美国》的民意调查,71%的美国人认为做父亲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角色,64%的美国人认为做母亲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角色。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政V7M6hJJomBW1JaFALNieE2I7rSDoajNgqtGdM8FmCx8=客如果不能扮演好父亲这一最重要角色的话,无疑是一个失败的人。正是在如此民意基础下,使得“拖家带口”和“家人至上”成为了美国政客的必修课。

因此,《今日话题》认为,“‘家国天下’本是国人自古来之的传统理念,如今,或许到了应重审这句话的分量的时候了。也许学学米歇尔,把陪孩子当做天大的事也没什么不好。”(观点来自腾讯《今日话题》)

@南都周刊:为什么美国人看重家庭的价值?

@腾讯今日话题:美国人重视家庭价值的观念,除了来自其基督教传统,也跟美国人的理性认识有关。美国学者米奇·佩尔斯坦写过一本书《家庭解体,美国衰落》,论证了传统婚姻和家庭观念的衰退与美国经济衰退之间有正相关,并得出结论:

美国的经济复兴有赖于向传统家庭观的回归。他提到,家庭的解体加剧了美国的贫富分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结婚率越是保持稳定,而这样稳定的家庭,给孩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成长环境,他们在未来的收入和婚姻方面又再次占据优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相反的情况是,54%的高中辍学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今日话题》是腾讯网新闻频道出品的评论类专题栏目,“用常识解读新闻”,以帮助网友解读新闻和认知时代为己任。坚持事实第一、理性分析的原则,既不屈从于权力,也不跟风于情绪。左手提供最及时、准确、深入的热闻分析;右手推出锐利、全局、厚重的时代命题,至今已经2000余期,成为广大网友不可或缺的评论类信息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