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香港政府宣布,香港奇妙电视和香港电视娱乐两家获得由政府新颁发的免费电视牌照,而此前一直高调行事的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则空手而归。
在过去4年里,年已五旬的香港“电讯魔童”王维基做了一回电视梦——他卖掉自己经营多年的电讯主业,高调投身电视,对获发免费电视牌照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却最终败北。
失意的王维基没有料到的是,两天后当他出席母校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论坛时,竟有逾三千名学生到场向他表示支持。
“王先生过往多次进入新市场,都是看到市场及社会有此需要,才能做出成绩。这次进入免费电视市场亦然,香港电视不获发牌照,是对香港创意工业的伤害,亦是香港社会在大众娱乐上的损失。”10月29日,面对《南都周刊》记者的邮件访问,王维基和他的香港电视这样回复说。
与和他同辈的香港电讯、电视行业大佬相比,王维基总显得有些另类。不是必须穿正装的时候,他常是一身休闲打扮;听到有80后抱怨成功越来越难,他不顾本港“阶层固化”的舆论,在专栏文章里以一副中年公知、人生导师模样劝告年轻人,称现时成功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容易;甚至干脆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报名全球政治经济课程,去正面回应可能被80后赶上的挑战。他的香港中大授课老师沈旭晖感慨,这位比自己还年长的学生,“其实已违背他所属圈子的潜规则。”
王维基有个外号叫“电讯魔童”。在其文集《这是命,也是运》中,他透露自己的发迹史:1979年,17岁念中学五年级时,他曾自费开设补习社,吸纳四百多名学生报名,这为他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4万元港币;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电子系时,引进台湾版免税工程教科书,既让同学享受到廉价教科书,又为自己赚取了生活费;1989年,移民加拿大,曾在跳蚤市场卖女装睡衣,之后成立自己的电脑公司。
眼下的港人,对“成功”人士充满了矛盾心态,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方面希望自己或子女将来能成为另一个李嘉诚,在自由港打下一片江山,一方面又痛恨这些大财阀家族垄断地产等产业,形成商业霸权。对他们来说,王维基是一个特例,他既拥有“白手起家”的背景,给港人以信仰个人奋斗的空间,又是一位敢于向固有利益格局挑战的勇士,承载着香港人重建往日辉煌与实现社会公义的双重梦想。
王维基“电讯魔童”的奇迹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香港拨打国际长途每分钟要1.5美元,已经移民海外的王维基意识到,国际直接播号(IDD)市场大有前途。1992年,王维基创办城市电讯,推动开放IDD市场,打破香港电讯的长途电话垄断局面。那个年代里曾定居海外的港人,多半是从IDD的前置号码1666开始知道王维基这个人。
王维基的老师沈旭晖说,不少前辈认为王维基是个“头脑聪明的才俊”,但“很骄傲”,难以相处。这一点王维基自己也充分意识到,偶尔还会在回顾自己的光辉历程时,透露出些许的小小得意。
2003年是王维基拓展光纤网络的第一年,当时的网络还没有形成与收费电视抗衡的格局。当年年初的一次行业内交流,让王维基有机会与网络行业的两位最大竞争对手——艾力与保罗同组。事后王维基回忆:“我不经意地提出,当时最大营办商所面对的最大威胁,不是我们这些新崛起的小公司,而是那一间最赚钱的收费电视营办商……如果我是他们,便会全力进军收费电视市场。”
或许是受到王维基的启发,就在当年八月,艾力与保罗两家公司推出收费电视业务,“几年后,市场传言他们以15亿抢购了英超的独家播映权,触发本地收费电视市场近年来血流成河的大战。”
多年后,王维基说,“我当然非常感谢上天这个安排,令两大对手大战多年,疲于奔命,让我们有足够时间铺设光纤网络,定下今天宽频市场的强弱之势、胜败之局。”言语中,带着侥幸与谦卑的王维基,仍然难掩他对自己游说技巧和战略眼光的自豪。
沈旭晖这样理解“魔童”二字:成就王维基的恰是他不断改变命运的精神。“除了童,这年头,谁还有梦想?除了魔,又有什么人天天想着推倒重来?”
在宽频领域打拼十年后,魔童的风险喜好本性让王维基再一次选择挑战。2012年,他卖掉城市电讯加拿大和香港的主营业务,留下三十亿,准备开拓他的电视王国。
王维基曾有一个电视梦:去南极做直播,利用香港可贵的自由环境,“将世界带给十三亿中国人。”
过去,香港电视新闻业的外出采访,基本以跟随国家和港府领导人外访为主,少见单独的国际新闻。
2010年,王维基跟随包括科学家、摄影师在内五十多人组成的团队,在南极进行了十几天的考察,记录冰块盖量、冰川密度、企鹅和鲸鱼的数量。听资深新闻人介绍,在南极做直播的人力、财力成本极其昂贵,王维基暗自估量,如果在天寒地冻的南极都能做成直播,那么今后在海地、索马里、阿富汗等地做可控成本的有效连线,将不再是香港新闻人的梦想。
王维基与电视的缘分始于5年前。2008年,他在亚视担任了12天的行政总裁,因“行事风格”与高层不和而请辞,但江湖风传,王的请辞原因是他不想把亚视办成香港的中央电视台。亚视的短暂经历让王维基接触了大量的电视从业人员,有机会与旗下超过五百名员工交流,“发现这是一个很值得去做的行业,不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需要全心全意去经营。”
就在王维基离开亚视后第二年,香港当时仅有的两家免费电视开始遭遇行业危机。2009年夏天,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对亚视及无线电视(TVB)进行公众听证会,听证会的意见中,多数要求发免费电视广播牌照引入竞争;其后,广播事务管理局表示,欢迎收费电视及卫星电视申请加入香港免费电视广播市场。
时运给王维基提供了一个实现“南极直播梦”的好机会,他决定从头开始,成立香港电视,申请免费牌照。
香港的免费电视历史始于1967年,在此之前,香港仅有英国资本支持的“丽的映声”一家电视台提供收费电视服务。首家免费电视台TVB成立后,丽的电视也于1973年被迫改为免费电视服务,以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直至1982年改名为亚洲电视。在此期间,1975年曾有“佳视”加入成为第三间香港免费商营电视台,可惜仅维持了三年即倒闭。
其后几十年里,香港免费电视两台竞争的局面逐渐转为“一台独大”,尽管“亚洲小姐”选秀曾为亚视带来短暂辉煌,但终难抵挡TVB连续剧的狂轰滥炸。从《精武门》、《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到《陀枪师姐》、《金枝欲孽》,TVB电视剧曾一度风靡海峡两岸三地。但一台独大的局面使TVB逐渐垄断了香港免费电视市场,有香港媒体评论,TVB近年来也开始吃老本,剧情越发程序化、对白老套、靠拍续集。这不仅令本港观众难以接受,大陆、台湾等华语地区的观众也逐渐将追剧的目标锁定在日剧、韩剧、美剧上。香港市民一直期待政府可以增发免费牌照,引入竞争,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10月20日,在得知王维基被拒发免费牌照后,几万名市民齐声向政府呼吁,要求五张免费牌照。有市民表示,TVB连续剧曾一度是香港人难舍的情结,“放工回来,一家人围在桌边吃饭,看TVB剧,曾经是香港人的生活习惯”,香港资深媒体人陈竞新动情回忆,“我曾经跟拍《狮子山下》的编导有聊过,他们那时候是真的去贫民区观察生活。”对照如今动辄“BBQ式大结局”(结尾大团圆场景总是一群人在户外烧烤)的TVB连续剧,一些港人更期望政府给王维基一个机会,为市民奉上惊喜。
王维基一直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在电视行业也不例外。他曾经对老友蔡东豪表示:“电视是创意工业,是一门人的生意,得人心得天下。 TVB对自己人太差,谷埋(积累)这道怨气很大。”蔡东豪在一篇评论中称,王维基认为自己的出现,“代表这道怨气的爆发点”。
在王维基看来,一台独大的坏处,不仅使从业者看不到前景,无法吸引新人入行,还会影响电视作为香港创意工业的根基地位,“电视死,香港创意工业也死。”王维基说。
近年来,香港一直有艺人公开表达对TVB“一台独大”、垄断艺人资源的不满。 2009年,亚视曾投诉TVB垄断市场,经过三年多的调查,香港通讯局于今年9月宣布,裁定TVB独家合约条款苛刻、不准部分合约艺人在其他台发声、禁说广东话、禁参与其他电视台宣传等“四宗罪”成立,违反《广播条例》,处罚金90万元港币,并要求TVB三个月内终止违规合约条款。
除条约垄断外,部分当红合约艺人也表达对TVB片酬的不满。因出演《金枝欲孽》中“安茜”角色而人气蹿升的前TVB花旦张可颐曝出,TVB给她的片酬仅每集两万元港币。因此,当王维基开出七倍于TVB的片酬抛出橄榄枝时,她爽快加盟香港电视。
“香港不缺乏创意人才,缺乏的是一套管理创意人才的系统,我熟管理,我有信心。”自信满满的王维基通过向TVB挖角,建了一支由黄日华、邓萃雯、佘诗曼、郭可盈、廖碧儿和元华等数百名艺人组成的演艺团队,其中既有当红明星,也有骆应钧、姜大卫等对观众来说脸熟但叫不出名的“金牌绿叶”。
免费牌照没拿到,三年投资九亿港币的王维基的心血付诸东流。在免费牌希望落空后,王维基宣布香港电视裁员320人,出人意料的是,员工们并没有怨言。
如今,免费牌照没拿到,让三年投资九亿港币的王维基的心血付诸东流。在免费牌照希望落空后,王维基宣布香港电视裁员320人,出人意料的是,员工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对王维基称赞有加。
前TVB资深编剧Connie Pun表示,很珍惜自己与王维基一起工作的日子,“大家普遍不愿意回到TVB,不是因为看不起TVB,而是我们习惯了目前这种自由的创作方式。”Connie说,自从跟随王维基后,感觉“挑战更大了,你想在TVB里面有任何新的创意都很难,里面每个人都会告诉你:不要搞了。王维基总是要求我们创新。”
不少员工对香港电视的民主管理与王维基的踏实风格赞赏有加。被王维基挖角来的另一位资深编剧Mallovy Yuen称,王维基平时与员工沟通“就像我们做采访这样,我们开会构思剧本的时候他经常想参与进来,反而被我们拒绝,他说‘这辈子从来没有被人这样拒绝过’。他真的在学东西的,我给他的分镜头剧本他真的会做笔记的,而且允许我们反驳他。”
“对于每一个离职的同事,他都会亲自写个感谢卡,并且找他们合影。”即便是在被拒发免费牌照后,王维基仍保证,对于在职的员工按照合约仍然照常加薪。Mallovy称,员工与香港电视所签合约是“死约”——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约都要赔偿。但香港电视未获发免费牌照,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对员工表示,如果员工可以找到更好的出路,可以随时解除合约而不需要赔偿给公司。
一份本港报章这样评价:“王维基点解咁受(为什么会获得)员工爱戴?都不外乎比合理薪酬,老板落场足,全TEAM人够热血,成就自己梦想,讲到尾,就系非常‘人性化’。”
王维基和香港电视对自己此次失败心有不甘,但他们又申明,“虽然我们至今仍无法确认不获发牌的真相,但深信这与政府原因无关。”
在给《南都周刊》的回复中,王维基及香港电视表示,“香港的电视市场需要引入竞争,透过竞争来提升节目水平;同时,电视业是创意工业的基石,香港需持续发展创业工业,为年轻一代带来希望。”
看到香港电视得到港人的宠爱,自称“非政治人”的王维基也难掩激动,称来自民间的支持令自己“改变了一些想法”。虽然心中有“未成熟的PLAN B(B计划)”,但目前不便公布。在回复媒体关于是否会通过收购亚视“曲线救国”实现电视梦想时,王维基用比喻的形式表示,亚视需要大修补,不会考虑收购。已有民间智囊向港府建议,可于明年再次增发免费牌照,彼时王维基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