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文摘

2013-12-29 00:00:00
党建 2013年2期

蔡恩泽:调研失真现象的解决对策

日常工作中,定调式、浮萍式、作秀式、玩乐式等调研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心不专、身不勤、术不精,导致调研走味变调。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多些“认真”精神。应深刻认识到调研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性,切忌做表面文章,杜绝作秀成分,决不能只在干部圈子里兜来兜去,决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决不能看到点表象就觉得是实质、瞧到点个案就当成普遍。

多些“零距离”接触。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更多以普通群众身份,到山村田野,到闾巷弄堂,到车站码头,到酒楼茶肆,与百姓零距离接触,以朋友身份促膝谈心,不打官腔,减少隔膜,听取群众真实声音,获得基层可靠情况。

多些“自选动作”。应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广开言路,善于从基层干部闪烁之辞中听出破绽;坚持实地察访,多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做安排的随机性调研,来个“半路下车”的突然袭击,冷眼静观,眼见为实。

(摘自《刊授党校》杂志2012年第11期)

祖言:牢固树立正确的进步观

坚持实干立身。领导干部追求进步,一定要走实干立身的正道,带头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遇到问题时,迎难而上、敢于直面;遇到矛盾时,主动靠前、敢于担当;遇到歪风时,敢唱黑脸、敢于战斗。

坚持学习为梯。领导干部应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挤时间读书,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坚持群众至上。应把成长进步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保持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多几个“草根朋友”、“布衣之交”,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坚持以德服众。领导干部应重德修德,养德守德,真正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德才兼备。应表里如一,切实做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强化道德自觉。

坚持清廉为本。对手中权力应有敬畏之心,绝不能把权力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对物质享受应有淡泊之心,切不可盲目攀比讲排场、奢侈浪费图享乐。

(摘自《今日浙江》杂志2012年第23期)

袁冬青:多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

当前,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最好的方法便是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困难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

增强“公仆”意识,践行“宗旨”。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切忌秉持“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理念,“闯红灯”、“踩红线”、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以权谋私。应经常身入基层,心入基层,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事无大小”,在工作中坚持做到“百姓为大,民生优先”。

增强“公民”意识,放下“包袱”。由于受世俗“官念”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将“官位”当成了放不下的思想“包袱”。实践证明,只有彻底放下身份“包袱”,才能在换位思考中真正做到平等待人,融入百姓,体恤民情,从而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增强“人性”意识,将心比心。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效转化群众情绪,需要领导干部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人性化管理的良好效果,更深刻地理解群众需求,更深刻地化解社会戾气,更深刻地和谐干群关系。

(摘自《群众》杂志2012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