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成长和创新能力为主导,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生成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也同样要对学生的呈现状态进行适当、适时地评价。
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评价
1. 思维发展
学生能否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积极发言,课上交流是否轻松流畅、条理清晰,观点是否明确并具有创意。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情绪,适时加以调节,利用课内的一切可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网络教室中的广播播放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小动画等。
2. 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意识是否发散,考虑问题的角度是否独特,是否能围绕问题的生成展开生动的思考,是否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新知,以增强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养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醒,也可以用网络教室中的短消息加以告诫。
3. 参与程度
课上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能否深入思考并主动发表见解,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能否自觉地完成课中教师交给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技术要点分散到一个个的小任务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还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4. 合作精神
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是否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是否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是否能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信息技术课中往往会把一个大程序设计分解成若干个子程序,然后分别进行设计与制作,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同时学生之间会达成一定的默契。在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观、全面思维、命令使用的合理性等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5. 生成效果
学生能否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技巧,能否全面理解并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思维技巧、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能做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具体的评价方法
1. 学生自我评价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每完成一个分任务就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说出改进方法。这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醒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 生生互评
在进行自我评价之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中主要是找到其他学生的优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3. 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评价首先要注重事实,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通过学生自己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是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前提。评价要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心。只有围绕这个中心,才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有意义,才是我们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